為什麼原創的保安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保安族的來歷 常識可以成為熱門呢?關於保安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保安族的來歷的常識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呢?更多精彩的與保安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保安族的來歷相關的常識內容就在12867常識網風俗習慣欄目頻道,希望這篇關於保安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保安族的來歷的信息可以為您解答疑問。
保安族聚居區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通用漢文。“保安”系本族自稱。舊時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而被稱為“保安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2年根據本族自願,定名為保安族。
保安族的民族起源
據文獻記載,明洪武四年(1400年),在今青海省同仁縣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變為族名的。一般認為該族是元、明時期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的一支蒙古族為主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漸形成。也有人認為保安族是以四川、陝西等地遷至青海同仁一帶的“回回”人為主發展而來。他們原以駐軍墾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內隆務河兩岸。長期與當地東鄉、撒拉、藏等族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發展為保安族。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會發展,人口增加,當時保安城內“番回”達百余家,城外有四屯,一干余戶,由土干戶統治。雍正七年(1729)土千戶王喇夫違抗清朝,川陝總督岳鐘琪派兵進剿,將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設“把總”,改屬西寧鎮統轄。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隸屬循化營,由蘭州府管轄。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當地喇嘛教隆務寺封建主欺壓,被迫東遷。先在循化居住數年,後又轉徙今甘肅積石山下大河家、劉集一帶定居下來,他們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莊,仍被習慣地稱為“保安三莊”。從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一直處在地方軍閥馬安良、馬步芳等統治下。1930年起,國民黨政府推行保甲制,將該地劃為“兩保”。
保安族的飲食
保安族的飲食多以小麥、青稞和玉米為主,一般做成饅頭、面條、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豬、馬、驢等非反刍動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獸。
保安族的日常飲食有小麥、大麥、豆類、玉米、土豆、荞麥、胡麥、青稞、牛羊肉奶、禽蛋和魚類等;蔬菜甚少,僅吃胡麻、韭菜等幾種。嗜愛酸辣,每餐不離老醋(或漿水)及油潑辣子。保安人的主食偏重於面制品,經常食用饅頭、花卷、煎餅、包子、湯面條、臊子面、馓子、涼面、漿水面、炒肉面、捏面筋、攪團等。
保安族在待客時還有一些別具特色的飲食風俗。有客自遠方來,都會受到熱情款待。客人到家,首先要把客人讓到上座(即炕的左邊落座),然後,先端茶,再上食物。用餐前,按照保安族的規矩,必須由一名年長的老人或家庭主人念誦一段《古蘭經》文,意思是感謝真主賜給了我們食物。之後,才能動手就殚,如果是馍、餅之類的主食,必須由主人先掰開,然後,客人才能取食。否則,被認為是不懂規矩。一般是一頓飯上三道飯菜,第一道是大餅或饅頭,第二道是手抓羊肉或雞肉,最後一道才是正餐精制的細絲面條。若是貴賓,主人還要用雞尖招待,以示尊敬。若來客是男的,中、青年婦女是不能在男客面前隨便露面的,要一直在廚房裡為客人忙碌做飯菜或休息,待客人走後才能出來。
保安族的宗教信仰
保安族人民長期以來信仰伊斯蘭教,屬於遜尼派,內部也有老教、新教之分。至於伊斯蘭教何時傳入保安族地區,尚無定論,據文獻記載,在明初保安人中就已有伊斯蘭教徒。但在保安地區普遍接受伊斯蘭教,是在清康熙年間。在老教下分若干支派,兩個主要的支派(門宦):崖頭門宦和高趙家門宦。這種門宦制度實質上是一種宗教封建特權制度。伊斯蘭教在保安地區傳播,特別是伊斯蘭教各門宦通過政治和宗法手段對族內控制,宗教不僅對保安族人民的社會心理和精神生活,而且對保安族的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都產生過深刻的作用和影響。
基本信仰有五個方面:
1、信仰“安拉”(即真主):認為“安拉”是唯一的神,任何信徒都不能“以物配主”,也就是說,在信仰的對象上,不能以任何其它神靈同“安拉”並列。但“安拉”又沒有具體的形象。在伊斯蘭教的經語中,“安拉”是“無似象,無如何,無比無樣,而又無所不大的創造宇宙萬物的唯一的主宰”。
2、信仰“天仙”:伊斯蘭教認為,“天仙”是供“安拉”使喚的差役,數目很多,職務各不相同。
3、信仰“經典”:認為“安拉”給每個“選知”都降有一本經典,《古蘭經》提到的大經典是“富爾尕尼”(即《古蘭經》)、“詩拉特”(即《舊約全書》)、“引支勒”(即《新約全國》)和“載布爾”(即達伍德的《聖經·詩篇》),並把承認這四部經典的人,稱為“有經典的人”。但被認為降自“安拉”的真經是《古蘭經》。
4、信仰“使者”:伊斯蘭教認為,自人祖“阿丹”以來,“安拉”曾派了許多“使者”或“先知”向人類傳播“正道”,穆罕默德是最後的使者,又叫“封印的聖人”
5、信仰死後的復活和審判:同其它宗教一樣,伊斯蘭教也有生前和死後的“兩世”之說,不過在用詞和具體說法上略有不同。
保安族的重要節日
保安族的節日活動,除春節等幾個傳統節日外,幾乎全部節日都屬於伊斯蘭教的宗教節日,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保安族的節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類是宗教節日,一類是傳統節日,其實保安族的許多傳統節日也帶有一些宗教色彩,原來也是宗教節日,由於歷史的演變,現在已經變成了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主要有大爾德節、小爾德節、聖紀節、哈其麥節、浪山節等。此外,保安族人民也過“春節”(俗稱“大年初一”),這主要是受漢族的影響,將漢族的春節也作為一個傳統節日。
大爾德節
“爾德”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回歸及歡樂節日”的意思,又叫“開齋節”、“肉孜節”,是伊斯蘭教的宗教節日。按照伊斯蘭教的規定,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教徒要封齋30天,即1個月。在齋月裡,教徒每天黎明之前吃早飯,然後整日不進食,連水都不能喝,只有等太陽落山,叫拜之後才能吃晚飯。也就是說在齋月裡教徒每天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吃兩頓飯。齋戒是教徒必行的“天命”功課,象征著內心負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贖罪,以此來培養教徒成為能夠忍受饑餓、克已禁欲、畏主守法的人。開齋後過爾德節,節日清晨保安族的男人們沐浴之後,到清真寺集體做禮拜。節日期間,保安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互相拜節。節前家家戶戶還要炸油香、馓子、果果等節日食品。小爾德節:又叫“古爾邦節”、“宰牲節”,是伊斯蘭教傳入保安族人民之中後逐步形成的,是按照伊斯蘭教歷法進行的節日,它在肉孜節之後70天,稱為回歷的新年,也叫大節,比肉孜節隆重。在伊斯蘭教義中相傳先知伊卜拉欣夢見安拉,安拉命他宰殺自己的兒子,以考驗他對安拉的忠誠,他惟命是從。正當伊卜拉欣准備執行時,安拉深為感動,特派人送來一只黑色綿羊代替。伊斯蘭教根據這個傳說,規定每年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宰殺牲畜,祭祀安拉。節前,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每個家庭都要准備油炸果子、油餅和各種點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駱駝,待客或饋贈。節日清晨,男性穆斯林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禮拜,聽阿訇講解教義和“古蘭經”。回到家立即洗手,宰殺牲畜。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幼都穿上節日盛裝,走親串鄰,祝賀節日。
聖紀節
是紀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在伊斯蘭教歷的3月12日舉行,相傳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蘭教歷的3月12日。節日期間,保安族人都要宰牛、宰羊,各清真寺裝飾一新,人們一大早就去清真寺聽阿訇誦讀《古蘭經》、贊頌穆罕默德,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跡。哈其麥節:甘肅臨夏等地保安族傳統紀慶節日,每年伊斯蘭教教歷的九月選一吉日舉行。相傳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女兒哈其麥與阿裡結婚時,阿裡非常貧窮,哈其麥傷心地哭著向父親訴說,而穆罕默德則耐心地開導女兒說:“人生在世,要知足,有這點家當,就應該感謝真主。”,哈其麥聽後,轉憂為喜,高高興興地與阿裡結了婚,保安族的哈其麥節為了紀念她的高尚品德。節日期間,家家戶戶都要宰殺牛羊,准備雞和油香到寺院捨散,穆斯林還要去寺院念經。這天的一切紀念活動都由婦女們主持。
浪山節
保安族人民特別喜歡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們都要帶上面、油、肉、鍋、帳篷等,到河邊、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過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這俗稱為“浪山節”。
保安族的民族婚禮
保安族婚禮十分有趣,婚禮選取在主麻日(即星期五)舉行。婚禮當日由男方率親朋數十人的迎親隊去迎娶新娘,其中要有兩位年輕貌美的婦女參加,在女家進行祝福儀式時,阿訇要從窗口向院裡撒出一盤紅棗和核桃,由院內年輕人爭搶,表示吉祥如意、早生貴子、夫妻和睦之意。然後由新娘村裡的年輕人向新郎討要“奴工木哈”,即著羊羔肉,旨在向新郎說明:你娶走我們村的姑娘,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當女方送親隊送新娘離家時,讓新娘從自己的房門到大門外倒退走出,退一步,撒一把油麥、豆、玉米、茯茶等合成的五色糧,以示將幸福留給父母。在新婚之夜,全村人聚集在院內唱“宴席曲”,有問有答,十分熱鬧。唱著唱著,歡樂的人們便跳起了感情奔放的舞蹈,並邊舞邊向大門退去,表示婚禮已接近尾聲。新娘進門後,3日不吃婆家的飯,由娘家送來,以示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保安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以前早婚現象比較普遍,一般是男十七歲,女十五歲即可成婚,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媒人說合,現在早婚現象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托媒訂婚習俗仍然盛行。一般是先由男方請媒人說親,接著是下聘、認親,最後結婚。財禮各自繁多,用費較大,就拿手茶(干禮)一項,是低需五十至一百元等。婚禮大都選擇在伊斯蘭教歷的“主麻日”(每周五)或三、六、九單日舉行,當日早晨由新郎帶領數十人組成迎親隊伍,牽著披紅掛彩的馬前往新娘家迎親。到了新娘家,首先由女家說“色倆目”(問好問安的意思),接著進行結婚祝福儀式,還要撒核桃、紅棗,凡是賀喜的來賓都要索取一份,表示合家吉祥如意、紅喜臨門,夫妻和睦相處之意,同時還要請阿訇念“尼卡哈”(《古蘭經》中的婚禮證詞)。然後新娘同村的年輕人和新娘家的親朋好友向娶親客人索要“奴工木哈錢”,保安語是“羊肉錢”的意思,並將娶親客人拉到院中,給其臉上塗抹鍋黑,表示祝賀。事後,新娘家的部分青年人還要隨迎親客人去新郎家,又給新郎的父親臉上塗鍋黑表示祝賀。同時,還把新郎的父親抬回女家,請至院中坐定,此時,新娘的父親迎出問好,並跪在新郎父家面前,請求寬恕“教兒不嚴”之情,爬在地上以示願受責罰。新郎的父家隨即拿起宴旁事先放好的鞭桿,重打二十下後離開女家返回。當新娘離家時,要向身後拋撒五色糧,表示將幸福留給父母,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新娘到達男方家門時,新郎親屬和本村的的小伙子們截住馬頭不讓進門。這時,新娘的送親隊伍必須抱著新娘沖進大門並送入新房。此時,門前路旁鞭炮齊鳴,新郎也站在大門房頂放炮,表示消災除邪,吉祥如意。新娘過門後,三天不吃男家的飯,由娘家送來,表示父母對女兒的關心。
保安族的宴席比較豐盛,也比較講究。首先上席的是放有冰糖、桂元、葡萄、杏干、茶葉的三炮台蓋碗茶,隨之則擺上冰糖、核桃、葡萄、水果糖、瓜子、杏干、花生,然後則是馓子、果果、糖包、肉包、花卷馍、燴菜,最後端上來的是“八碗”、“一鍋子”。男方家在上每一道菜時,新郎都要逐席向客人們致“色蘭目”,以示男方家對女方家的尊重。解放前,在保安族家庭裡,夫權思想占統治地位,婦女在家庭中處於從屬的地位,受男子支配。若夫妻不睦,男子可任意提出離婚,但婦女沒有提出離婚的權利。離婚後,婦女可以再嫁,俗稱“先嫁由父母,後嫁由自己”。婦女無繼承權。男死無子,寡婦改嫁後,家產歸親屬。解放後,保安族男女婚姻獲得了自由。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