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風俗習慣 >  >> 民俗風俗

仫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仫佬族的來歷

為什麼原創的仫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仫佬族的來歷 常識可以成為熱門呢?關於仫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仫佬族的來歷的常識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呢?更多精彩的與仫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仫佬族的來歷相關的常識內容就在12867常識網風俗習慣欄目頻道,希望這篇關於仫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仫佬族的來歷的信息可以為您解答疑問。

仫佬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一個山地民族。他們自稱“伶”、“謹”。壯族稱之為“布謹”,漢族稱之為“姆佬”。“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建國後統稱仫佬族。絕大多數居住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其余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環江、河池等縣境內,與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等民族雜居。

仫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數民族仫佬族的來歷習俗
仫佬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數民族仫佬族的來歷習俗

仫佬族的民族歷史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發展演變而來的,晉人常璩《華陽公志·南中志》中,即有關於“僚人”在雲貴高原雲嶺山脈南沿一帶活動的記載。唐宋以後,《嶺外代答》、《溪蠻叢笑》等史籍中出現了“僚”、“伶”人們共同體的記述。《天河縣志》、《大清一統志》說:“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見仫佬與僚、伶有密切的淵源關系。學術界一般認為,仫佬族是從僚、伶中分化出來形成的。歷史上並未把仫佬族當成一個民族看待,1953年8月30日經過民族識別,仫佬族才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仫佬族形成單一民族,其時間大約在宋代。

據歷史記載,宋太祖開寶五年(972),以桂州琳洞地置羅城縣,先隸融州,後屬慶遠府。就掌握的材料所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羅城一帶地區。

明朝繼承宋、元制度·在羅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區設立流官,社會基層設立裡甲。同時在縣官之下,增設土巡檢司、鎮和寨堡等機構,利用當地頭人任職,把流官與土官統治結合起來。人民須向朝廷交納夏秋兩稅。

清代將仫佬族地區縣以下劃分為“裡”,在“裡”下設“冬”。每“冬”約十余戶,有“冬頭”,由大家推選,負責籌糧收款。“冬”原為繳納糧款而劃分的社會基層單位,由於仫佬族大部同姓聚族而居,因此“冬”以下又分“房”,實際上又成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房組織。

1912年後,設立團總、保董、甲長等,利用原來的“冬頭”為保、甲長,統治仫佬族人民。1933年以後,隨著國民黨勢力的深入,建立了區、鄉、村的保甲制度,鄉長兼任民團隊長及小學校長,實行所謂“三位一體”、“五戶連保”的反動統治。仫佬族中一些“鄉老”、“族長”也往往上通官府,下攬族權,左右與土匪勾結,強迫群眾遵守“鄉約”、“族規”,竭力維護封建宗法制度。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曾多次掀起反封建統治的斗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一批先進的仫佬族青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柳北抗日挺進隊和柳北人民解放總隊。羅城縣的解放就得到了仫佬族人民的有力配合。

仫佬族的婚俗

仫佬族青年男女歷來實行自由戀愛,除節日、集會和趕集時的交往相識之外,主要的戀愛方式就是在“走坡”中傳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節是陽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輕人身穿盛裝,男女各自結伴,到集市上尋找對歌的伙伴。找到滿意的對手後,就邀到風景美麗的山坡草坪上開始對唱,以歌為媒,一問一答,相互滿意,互贈信物。最後托媒人通報家長,確定婚期成親。

媒人先由男方拜托,女方家若同意,就把女兒的生辰八字交給媒人轉遞男方。男方父母收到女方八字後,認為與兒子的八字相合,這門親事基本大功告成。

接親方式各地略有差別,最有趣的是“送嫁十姊妹”。新娘過門前一個月,同村寨的同輩姑娘自願組成十人傧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與新娘日夜相伴,幫她做新鞋,縫嫁衣,備妝奁。成親的那天,十姐妹與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樣,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撐同樣的“姐妹傘”,剪同樣的發型,扎同樣的辮子,甚至連舉止姿態都相近相似。

若非親友,真不知誰是新娘,誰是傧相。到了新郎家,十一個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熱鬧非常。

接親的當天,許多地方都有設“歌卡”的習俗。男方一行人到女方村寨接親時,要唱答盤問方能通過“歌卡”進入新娘家。同樣,女方送親隊伍到男家村寨也得答出問歌才能進新郎的家門。有時從早一直唱到晚,圍觀看熱鬧的人擠得水洩不通。最後若答不上來,那就自問自答,或由家長出面唱“和解歌”,宣告“欄門歌”結束。在長時間的對歌中,主人要供應好吃好喝給客人,以保證對歌時精力旺盛,情緒飽滿。

新娘進屋後,許多地方要“鬧歌堂”,即在洞房內外擺擂台賽歌,男女唱答。高潮時,喝彩聲、歡笑聲響成一片,成了青年人顯露才華的極好場所。

結婚的當天,新婚夫婦並不同宿,新郎和新娘都要陪伴著賀客和親友過夜。次日早餐後,新娘便隨同送親的人一起回娘家。直到第二年二月的社日,男家才接新娘回自己家過節。而到這天晚上夫妻才得同房共宿。次日新娘仍回娘家居住,平時祗有在農忙季節,新娘才暫時回男家短住幾天,直到懷孕生子後才不再回娘家久住。

仫佬族的食俗

仫佬族主要聚居於中國南部廣西等地。“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聚居地山巒起伏,奇峰聳立,山多地狹,可耕田面積較少,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紅薯、小麥等。所以仫佬山鄉的飲食以玉米、大米為主,家家腌制酸菜,仫佬人喜歡飲酒吸煙,不吃動物心。

以稻米為主食,麥類、薯類、玉米、豆類輔之。稻米有粘米和糯米,粘米作為日常的正餐,糯米作為節日的食品原料。

仫佬族大都習慣日食三餐,早餐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飯和比較豐富的菜肴。農忙季節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為飯。紅薯是仫佬族主要輔助糧之一。黃豆平時的都經炒、煮後吃,節日和婚喪大事時用來制作豆腐。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醬,用以佐粥。

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飯菜煮熟之後,晾涼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熱。平時一般都喝生水。仫佬族烹調肉類習慣於“白氽”,即把大塊豬肉或宰淨的整個雞鴨放入水中白煮,然後切成小塊,食用時再加鹽,或蘸鹽水。魚類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單炒。

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備有酸壇腌制各種腌菜,有腌豆角、蒜頭等。民間早、中兩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飯。蔬菜習慣先用水煮,再加油鹽。當地特產煤砂罐是仫佬族特有的燒飯、菜、燒茶的飲具。

仫佬族典型食品有:豆腐肴;白馍,仫佬族傳統點心,用熟糯米飯制成。

重陽酒是仫佬山鄉農家最喜歡的傳統飲料。重陽酒醇香撲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時醉了都不曉得,醒來頭不暈。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仫佬山鄉家家戶戶選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重陽酒的制作方法與漢、壯族地區的甜酒制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時間後才開壇飲用。

狗舌糍粑

“狗舌糍粑”用糯米制成,後用桐葉包住,形狀似狗舌,其名由此得來。它松軟可口,味道甜美,再撒上香香的芝麻糖粉,那更令人回味無窮了。它還具有特殊的意義,要不然山歌怎麼將它與愛情唱在一起呢!原來八月十五和八月社日,正是仫佬族男女青年“走坡”時節。坡場上青年男女唱罷山歌後,便圍坐在一起相互交換各自帶來的“狗舌糍粑”,意味著愛情像芝麻糖那樣香甜。

枕頭粽

逢年過節,仫佬山鄉家家戶戶都包枕頭粽歡度佳節。傳說,枕頭粽是一群砍柴的壯家兒童傳教給放牛的仫佬族兒童的。枕頭粽每只有五、六斤重,往往是一家人共吃一個就夠了。其做法是:先把糯米浸泡幾個小時,撈出晾干後放些鹼水拌勻;然後把粽葉背面一層層地攤開約一尺多寬,放上糯米到一定高度再加葉子圍邊,疊上一層葉子,鋪放一層米,像谷圍圍谷子一樣。最後用繩子綁緊 牢,放進鍋裡邊去煮一個晝夜。包枕頭粽的季節在二月社日。

鴨醬

鴨醬是仫佬山鄉味美色鮮的調味佳品,殺鴨時留下鴨血(不凝固),配上自家酸壇內的酸水,用筷子拌勻,以血液變成略為烏黑為適度,然後加入少許食鹽和姜末。有的不煮,認為這樣保留“血鮮”;大多略煮一下,一滾即得。用鴨醬調味而吃。

仫佬族的傳統節日

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谷豐收。仫佬族特殊的節日有:三月初三婆王節(又稱小兒節),其活動是以村寨為單位舉行祭祀;四月初八牛節,其活動是讓牛休息,並拜祭牛欄神;五月初五端午節。除具有與當地漢族、壯族的端午節相同的內容外,各村寨還抬紙船巡田垌驅蟲,以保豐收;六月初二為吃蟲節,是發揚除蟲方法的傳統節日;八月十五為後生節,是各地青年男女開展“走坡”社交活動的節日。還有三年一大慶、一年一小慶的依飯節,每逢立冬後“吉日”舉行,大慶以村寨(宗教)為單位,備辦豬羊祭宗廟,舉行演戲、舞龍舞獅、唱山歌等活動;小慶則一家一戶單獨活動。

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較為隆重。依飯節在立冬後的“吉日”舉行。做“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谷豐收。常用老姜、雞蛋、芝麻、黃豆、老公雞、魚以及豬的心、肝、肺、腎、腸、謂等十二種食品供祭。全村舞獅耍龍,唱歌唱戲,連續進行三天,因影響生產現已不多見。每逢節日,除進行各種慶賀活動外,家家要置辦豐盛食品。如:雞、鴨、魚、肉及糯米食品,還要按節令制作不同的節令飯菜。正月十五過小年要搗糍粑;二月春社要包粽子;四月初八要蒸糯米飯;八月十五要做狗(牛)舌粽;十二月二十四要做水圓(湯圓),蒸年糕;大年初一吃水圓,初二開始請客。出了嫁的婦女初二回娘家,並要帶豬肉、雞、鴨腿做為拜年禮品,返回婆家時照例也要帶回一些節日食品。糯米制品是各個節日和喜慶日子裡的主要食品。結婚、小孩滿月等均要制作糍粑,此外還要做豆腐,辦酒席。仫佬族的祭祀活動多在節日中進行,過去凡遇重大節日,全村或數村聯合舉行集體禮拜儀式,所祭神主,根據節期不同,而有所不同,每祭一次神,所用祭品的費用大家平攤,祭祀活動後,祭品按戶平分,稱為“拈份”。個人所得的拈份,回家後可用於祭祀祖先,然後作節日食品。四月八“牛生日”,當天要讓牛休息,並備雞、鴨、酒、肉,蒸糯米飯祭拜“牛欄神”,並給牛吃一團糯米飯。

酸食酸品

侗族有“侗不離酸”,仫佬族的飲食也離不開酸。在仫佬山鄉,無論是哪一家,酸食是少不了的。諸如酸檸檬、酸木瓜、酸蘿卜等。

包桐葉粽

每年的八月秋社和中秋節,仫佬族家家包桐葉粽。此粽扁長,形似狗舌,又稱為狗舌糍粑。這種糍粑松軟而有彈性,味道鮮美而可口,老幼皆宜,是仫佬族的風味美食。

喝重陽酒

仫佬山鄉的農歷九月,稻子收獲了。人們使用最好的糯米釀制成濃醇而後勁很大的糯米酒。因是重陽節,故稱“重陽酒”。

走坡

又稱坡會、歌坡、走坡節,是仫佬族傳統的青年男女聚會唱歌、尋覓知音而進行社交活動的一種形式,多在春節期間或八月十五中秋節舉行,一般選在野外風景宜人的山坡上或峒場間,“走坡”是仫佬族男女青年互相尋找意中人的大好時機。這一天,女的盛裝打扮,撐著紙傘或花傘,男的也上下新裝,三五成群結伴而來,看准哪家姑娘,便以歌傳情,若女方也有意思,自會與之對唱下去,你來我往,互相贊揚,盤問姓名、年庚、住地等,並相約再會,互贈信物(一般男的送女的花手巾,女的給男的新布鞋),定下終身。“走坡”反映了仫佬族青年戀愛的自由,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是仫佬族傳統文化的映照。

會親

是仫佬族婚姻的表現形式之一。所謂“會親”,就是媒人由男女雙方商定,由男方家先備辦酒席一擔,放在預定的十字路口,然後回避。接著是女方家的父母、叔伯、兄弟和親友來到路口,進食一餐,吃不完的全部帶回去。第二天,女方家也備有酒席一擔放在路邊,由男家父母、親友去進食一餐。

依飯節

又稱“敬依飯公爺”、“喜樂願”、“祖先願”、“賀香火”等,是仫佬族祭祖、祭神,保護人畜平安和慶豐收的祭祀活動,是他們傳統的盛大節日。“依飯節”為期兩天,家家包粽,作糯米飯,殺雞鴨,邀請親友來家飲宴。在廣西,仫佬族依飯節是羅城仫佬山鄉人民群眾的一個最為獨特、隆重而又富於神秘色彩和鮮明個性的傳統節日。在“請聖”儀式上要請36方神,他們分別是:(上排)填疊使者、花林太子、蒼王、功曹、三光、五岳司圖、馬華光、點樓使者、掃壇、白馬娘娘、吳王、梁王;(中排)傳書請客、梅山法主、盤古、三元、太保、南曹、四馬司公、觀音、雷神、引光、婆王、土地;(下排)魯班、七聖牛歌、門官、聖母、梁九、三界、李社大王、開山使者、四山七娘、家仙、威德大王、社王。如今,仫佬族過"依飯節"時,加入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東西,如演新戲,唱新歌,進行各種體育比賽及經貿活動等,增進了民族的團結。

搶糍粑

搶糍粑是仫佬族最熱鬧的活動。他們三人為一“冬”(組),共三“冬”人輪番用長筷子去搶放在瓦缸裡的三角粽,但是三個人只能共用三只腳著地,全靠手拉手、腳扣腳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搶到的粽子也會掉下地。一時之間滿場喝彩吶喊和擊鼓助威聲不絕,直到缸裡的粽粑搶完為止,搶得粽粑最多的一“冬”為勝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飯節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誰搶得多,得到的福氣也越多。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壯族 ·滿族 ·回族 ·苗族 ·維吾爾族 ·土家族 ·彝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瑤族 ·朝鮮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東鄉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納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錫伯族 ·柯爾克孜族 ·達斡爾族 ·景頗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溫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諾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羅斯族 ·裕固族 ·烏茲別克族 ·門巴族 ·鄂倫春族 ·獨龍族 ·塔塔爾族 ·赫哲族 ·珞巴族 ·漢族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