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漢樂禮俗
廣東漢樂起源
七百多年前,中原古漢樂從中原流傳粵東等邊遠山區,並與客居地的民間吹打樂,廟堂音樂等樂種融匯交流,從而形成了很具特色的音樂流派,成為廣東省的三大樂種之一。
廣東漢樂的定名
在長期的流傳中,漢樂有過種種稱謂。如“國樂”、“中州古韻”、“客家音樂”、“外江弦”、“漢調音樂”、“鑼鼓吹”、“打八音”等。
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屆羊城音樂會上,由眾多音樂家研討後,正式定名為“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的類別
廣東漢樂大體包括:絲弦音樂(舊稱儒樂或清樂)、中軍班音樂、八音、民間大鑼鼓和廟堂音樂五大類。
廣東漢樂的樂器
廣東漢樂的傳統樂器分為兩大類。一是文樂類:有頭弦(俗稱吊規子)、提胡、椰胡、低音胡、笛子、洞箫、唢吶、笙、月弦、三弦、洋琴、琵琶、筝
二是武樂類:有正板(片鼓)、副板(片鼓)、小鼓、大鼓、堂鼓、戥子、小钹、碗鑼、當點、馬鑼、小鑼、銅鑼、大鑼。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