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晉朝,它最讓人沉醉的是文學的興盛,雖然這個時期如同歷史上的三國、五代十國一樣戰亂紛飛,絲毫沒有阻擋文學的繁盛腳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文學之花盛開於西晉這個朝代,給這個更迭動蕩的年代增添了幾分绮麗和浪漫的色彩。
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作為一個朝代的統治者,他能夠橫掃天下當上九五之尊,說明司馬炎並非一介莽夫,何以?想當年曹操、孫權、劉備等人,哪個不是人中豪傑,曹操文武並重,劉備德才兼具,但是他們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橫掃天下,司馬炎雖沒有他們的德才,卻也能一統天下,可見其能力不可小觑,可與操、備比肩。那麼司馬炎是怎麼登上帝位的?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篡位
司馬炎是一個飽受爭議的皇帝,《晉書》曾評價說:“帝宇量弘厚,造次必於仁恕;容納谠正,未嘗失色於人;明達善謀,能斷大事,故得撫寧萬國,綏靜四方。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後,百姓思古之遺風,乃厲以恭儉,敦以寡欲。”而又有點文人點評他時,說他執政熱衷於安逸享樂,以致荒淫無度,最後使得國家走向衰落。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司馬懿之孫,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265——290年在位,谥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史稱晉武帝。司馬炎為曹魏權臣司馬昭的長子,曾出任中撫軍,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王位,但在眾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鹹熙二年(265年)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馬昭因中風猝死,享年55歲。司馬炎繼承父親的相國職位和晉王爵位。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讓,即位為帝,定國號晉,改元泰始。
當然,司馬炎他的皇帝的寶座來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卻甚少人追究為何,因為司馬氏家族作為北方士族代表,本就有士族集團支持 ,這是司馬氏能夠取代曹魏政權的核心,曹操出身並不是怎麼好。加之,曹操當政的時候殺了很多士族名流,像楊彪、孔融,包括原先一直跟著他最後反對他的荀彧,所以司馬炎能夠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讓,也無可厚非。
司馬炎作為一個帝王他有荒淫無度之處,但從為政的角度講,他又是一個好皇帝,他的治國才智相對曹操、司馬懿並無不及。司馬炎的文治武功都很出彩,司馬炎代魏之後,雄心勃勃,“密有滅吳之計”,准備出兵滅吳,統一全國。歷經四個多月,便奪取了滅吳戰爭的全部勝利。從此,東吳的全部郡、州、縣,正式並入晉國版圖。鹹寧六年(280年),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結束了。晉武帝司馬炎終於統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同時,司馬炎的文治水平也很高。一方面繼續執行和平國策,一方面休養生息,推行仁義的《泰始律》愛護百姓,擴大生產。他下诏在全國釋放奴婢,並組織起來代替士兵軍屯,增強了國力。推崇節儉、對百姓仁慈,在國家統一後,他繼承了司馬昭優待蜀國君臣百姓的政策,也優待吳國君臣,並且提出對江東百姓免除二十年的賦役,得到百姓的擁護。司馬氏僅僅五個宗室南渡能建立東晉,與江東百姓感激晉武帝有重要關系。司馬炎雖驕奢淫逸,但卻是真正的仁主,這樣一個治國賢君,為何卻立一個白癡當太子?
司馬炎立白癡兒子當太子
東吳的衰亡始於孫權,因為他選了毛頭小孩做接班人,無力掌舵,終使大船傾覆。晉武帝司馬炎也沒聰明到哪裡,因為他選的太子司馬衷是個頭腦有問題的癡呆。為何會這樣說,因為司馬衷的確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一次,司馬衷和一個謝才人生了個兒子叫司馬遹,一次司馬衷和兒子到晉武帝那裡吃飯。吃了一半,司馬衷突然問:這是哪裡來的孩子?晉武帝說:這是你自己的兒子。後司馬衷在宮中,聽到侍從說有的地方沒有糧食吃,餓死不少人。他很不理解地問:沒有糧食吃,為什麼不吃肉粥呢?看完這兩個小故事,是不是對司馬衷有了初步的認識?沒錯,司馬衷就是個癡呆,司馬炎這麼聰明為何糊塗到要選擇一個癡呆立為太子,原因何在?
說起來還與一個女人有關。楊艷是司馬炎的皇後,她為司馬炎生了三子三女,長子兩歲就夭折了。司馬衷是第二個兒子,按順序立為太子。晉武帝想換太子時私下征求楊艷意見。楊艷堅持己見,認為規矩不能改。後37歲的楊艷病逝,彌留之際,楊艷擔心武帝移情別戀後,兒子的位置保不住,向武帝推薦了自己的堂妹楊芷,苦苦哀求。武帝不忍心拒絕她,276年,立18歲的楊芷為皇後。生了一個兒子,但早夭。楊芷遵從姐姐囑咐,也勸武帝不要輕易更換太子。
其次,司馬昭的另一個兒子、自己的親弟弟司馬攸。司馬攸被封為齊王,聰明仁慈,心胸寬廣,聲望極高。對司馬炎來說也是個極大的隱患,立司馬衷,法統上最正。一旦改立,就破了規矩,既然破了規矩,為什麼不立齊王呢?司馬炎只有咬牙堅持:不如不改。為了掃除障礙,張華被調到外地;齊王被逼出京,病死在半途。除此之外,還有種種的原因都讓司馬炎不得不立司馬衷為太子。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