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李漼(cuǐ),生於籓邸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宣宗長子,母曰元昭皇後晁氏。唐憲宗李純之孫,唐宣宗李忱長子。本名李溫,初封郓王,母元昭皇太後晁氏。宣宗病死後,被宦官迎立為帝,是為唐懿宗。
李漼是李忱的兒子,還是長子,可惜歷史上出色的少有的李忱在大唐也只有他一家,他的兒子並沒有繼承到他的任何優點和忍耐性,反而是大唐少有的昏庸之人。只能說他父親死得太快,連皇子都沒來得及立,就駕鶴西去,而後上位的這位兒子,如若李忱還在世,也必然會被氣死。李漼是大唐的倒數第四個皇帝,將其父輩李忱的燃氣的希望之光完全泯滅掉,他是唐朝最後一個以長子即位,而且是最後一個在長安平安度過帝王生涯的皇帝。由此可見,他幸也是不幸,幸運在於不在亂世中死去,在位期間奢靡享受還能體驗一下世間繁華,但不幸的是他終究是宦官推扶上位,作為一個荒唐的皇帝在歷史上可是一片罵名。懿宗在位期間,沉湎游樂,對宴會、樂舞和游玩的興致遠遠高出國家政事,對上朝的熱情明顯不如飲酒作樂。懿宗在宮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個月在宮裡總要大擺宴席十幾次。他貪圖享樂,尤其是音樂,豢養伶人無數,懿宗宮中供養的樂工有500人之多,只要他高興,就會對這些人大加賞賜,動不動就是上千貫錢,而且出宮游玩也會隨時帶上這些人,簡直一刻都不能離身。而且在宮中玩夠了,就隨時出宮去行宮游玩,由於他來去不定,行宮負責接待的官員隨時都要備好食宿,音樂自然也不能缺少。更苦逼的是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親王,也要備好坐騎,以備懿宗隨時可能招呼他們外出,一人出行,動辄數人,其規模達到了什麼程度呢?《資治通鑒》中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描述,但其場面著實令人驚歎又覺得可悲,記載中說:“懿宗每次出行,宮廷內外的扈從多達十余萬人,費用開支之大難以計算,這成為國家財政的一項沉重負擔。”這到底游玩還是示威游行?如此大型的活動三天兩頭來一次,不僅是官員們累得心慌,擔憂國家,連國庫也滲得慌。你們以為李漼對國庫的無節度摧殘這就結束了嗎?告訴你們沒有!對國庫真正的摧殘是源於他對自己女兒同昌公主的寵愛。寵愛簡直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只因同昌公主三四歲時還不會講話,第一句開口講的話不是父親也不是娘親,而是“得活”,之後馬上,宮中的人就來迎接李漼登上皇位,由此巧合而又荒誕的原因,李漼對其女兒及其寵愛,為同昌公主營造的公主府,更是曠古未有的奢華,就連打掃用的簸箕,都是用金絲編織的,這個恐怕連安樂、太平公主都難以望其項背。 當其下嫁的時候,幾乎把國庫中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搬了過去。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在同昌公主這裡完全不適用,李漼時不時地讓宮裡松珍馐給同昌公主食用,比如其中有一道靈消炙,一頭羊裡只有四兩肉符合它的用料標准,而且做成以後,能夠長期存放,經歷一個酷暑都沒有問題。但是能放一個酷暑的食物?中間是加了多少亂七八糟的東西才能讓這道食物經歷一個酷暑還能吃?!也許同昌公主得了怪病,死那麼早,正是有這個原因。同昌公主嫁後1年不久就開始生病,太醫們完全沒辦法,只好列了一張稀有藥材甚多的方子,有些宮中甚至還沒有,希望借此來打消皇帝救女的念頭,但是他們低估了李漼對女兒的喜愛,他搜羅了天下,大力出價購買,並將宮中所有的奇珍藥材都拿了出來,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上的太醫們,終究躲不過一死。但是這其中,驸馬韋保衡起了重要作用,他怕皇帝報復自己,直接就誣陷這群太醫,以至於他們被全部處死,這還不夠,他趁機鼓動皇帝,將三十多個與自己素來不和的大小官員或貶谪或處死。硬說是他們妒嫉同昌公主與韋家的受寵,而與御醫勾通,用藥害死同昌公主。 歷史上寵女兒寵到如此地步的還真只有這麼一人。但是李漼的死亡很有諷刺性,他堅決迎奉佛骨真身捨利,遭到大臣反對說是勞民傷財,李漼堅決如此,說是為了百姓祈福,帶來福運,也為自己祈求平安,但是在佛骨剛運進宮不久,李漼就病重死亡,懿宗迎奉的佛骨剛剛進門,載著他靈柩的喪車就已伴著眾人的哭泣到了墓地。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