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康熙三十七年被封為貝勒,十一年後晉封雍親王。《清史稿·世宗本紀》上說他“有異征,天表魁偉,舉止端凝。”在康熙晚年的時候,諸皇子間勾心斗角,交結朝中勢力,暗自分割陣營。在太子胤礽兩立兩廢後,爭奪儲位的戰斗,由暗處轉向明處,進入白熱化階段。在諸皇子都在暗自拉攏大臣,培養心腹的時候,只有胤禛沉迷佛教,不與兄弟爭斗,自稱“天下第一閒人”,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駕崩,胤禛繼位,該年號雍正。在一干爭斗中,優勢並不明顯的胤禛是如何從眾多兄弟中脫穎而出,登上帝位的呢?
一、雍正帝心機深沉,足夠聰明,對朝局的分析和把握不是一般的精准。對於廢除自己一直期望的繼承人,康熙帝心裡一定不好受。這會兒又見眾多兒子,為了自己這個位置,互相斗爭,哪裡又會高興。自己還沒死呢,兒子們就斗的這麼凶,是不是就等自己一死,好坐上皇位呢!這個時候,跳的最凶的一般都沒有好下場。比如爭奪意圖最明顯的胤禩,就被康熙斥責疏遠。而在兄弟們為了皇位斗的你死我活的時候,胤禛在干什麼呢?他竭力營造自己對皇位沒興趣的表象,一邊和兄弟們交好嗎,誰都不得罪,一邊暗自和年羹堯與隆科多交往,加強自己的勢力集團。另一方面他在康熙面前表現孝順,康熙生病時真心慰問,另一方面對於康熙派遣的事情辦得漂漂亮亮。這樣一個對自己孝順,又有才能的兒子,和那些只顧皇位的兒子一對比,本來不偏的心,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偏向雍正。就這樣雍正憑借自己的才能和眼光,一步步獲得了康熙的信任。
二、雍正自身的才能和他的政績,讓康熙慢慢將眼光投向了他。康熙雖然是一代明主,但在晚年時,又顯得過於仁慈,使得官場吏治腐敗。康熙皇帝自知如今王朝的問題在哪兒,在自己不好辦的時候,自然要選一位能收拾這個爛攤子的繼承出來。而雍正在康熙晚年,掌管吏部,政績頗豐。兼之他為人端正嚴肅,辦事果斷,鐵面無私,是很好的人選。而其他皇子,為了籠絡大臣,多是一幅仁慈面孔,不是好選擇。陳疴就要用重藥,而雍正就是康熙為積病的清王朝選的那一味重藥。而雍正的所作所為,也證明了康熙眼光的毒辣。雍正上位後,改革吏治,以銀養廉,設立軍機處,鞏固皇權等等。這些政策在當時已顯頹敗的官場,仿佛一劑強心針,收效甚大。
三、雍正生了個好兒子。康熙對自己的兒子從來都是不假辭色的,除了他的結發妻子生的二皇子。而雍正的兒子弘歷,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帝很得康熙喜愛。康熙不僅將弘歷帶在身邊親自教導,連處理政事時也毫不避諱。對弘歷的喜愛之情也顯於人前,應該說康熙晚年的時候,和弘歷在一起的時間多過於其他兒子,弘歷給了康熙許多的安慰。康熙選擇雍正,不僅僅是看中了 雍正帝才能,同時也是看中了弘歷的。康熙傳位給雍正,實際上指定了大清後兩代的繼承者。而雍正和弘歷也沒有讓康熙失望,由此可見康熙這位“千古一帝”眼光的毒辣。
而說雍正篡位的傳言,很大程度上是當時敗給了雍正帝的其他皇子,不甘心得到這樣一個結果,因此制造謠言抹黑雍正。
至於雍正的遺體沒有頭,緣於雍正死亡之謎。因為當年雍正死的過於突然,而史書上對此又沒有詳細的記載。因此對於雍正之死,歷來都有許多種說法,其中廣為流傳的就是雍正是被呂留良案中的遺子呂四娘刺殺身亡。呂四娘潛入宮中,將雍正的頭割了下來。這才有了後來雍正沒有頭,而用黃金所鑄頭顱代替下葬的說法。我們結合各種史書資料,應該已經知道了呂四娘刺殺雍正,致使雍正突然身亡的說法是錯的。那麼雍正屍體沒有頭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