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性認為,有了婚姻必然有性,而有了性才會有婚姻,這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婚姻就等於性。可是在如今開放的年代,婚姻與性真的是等價嗎?婚姻與性是否存在沖突?今天小編就來詳細的為大家分析。
婚姻與性是兩回事
如果想像某些宗教徒那樣用戒律控制住自己,只要能保證生理正常(腎好),並且沒有性內心也能快樂,可以不過性生活,但是婚姻本質卻是痛苦的!
婚後性生活不順就只能找其他人幫忙解決了——但是這樣違背了 社會倫理,違背了某些道德大師的說教,雖然性生活是基本生理需求(參見:馬斯洛:需求層次)。
所以,現階段人類的婚姻(國內),坦白的講,太苦了,太不理智了。
為什麼婚姻沒有安全感?
中國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礎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親人了,因為親人是不會離開你的,想起他就很親切,但實際上也很少想起他。
關於安全感,中國人有單一的物質化界定,比如房子、車子。沒有房子就不能結婚,所以說,丈母娘推動了中國的房價。選愛情還是物質,這樣的選擇題的出發點就是錯誤的,為什麼不能先有愛情然後再有物質條件呢?中國人總是在勸那些在婚姻關系中沒有愛情的人,別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們一定不會將愛情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但是——真正能夠制造安全感的只有愛。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