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采食野菜要注意這幾點
春暖花開時,各種野菜也正值鮮嫩時節,很多人都吃多了大魚大肉等油膩食物,見到野菜,也都胃口大開。野菜是極好的食物,吃野菜不僅能讓我們嘗個新鮮,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野菜的營養成分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葉酸等,含量一般都高於普通蔬菜1~2倍,野菜中蛋白質的含量也高於普通蔬菜,而且氨基酸組成比較平衡。此外,野菜還富含纖維素,是膳食中纖維素的很好的來源,對去除體內污染物質、治療
便秘和防止結腸癌有很好的效果。
我國野菜的品種非常豐富,人們所熟知和喜食的野菜有蕨菜、荠菜、馬齒苋、掃帚菜、龍須菜、莼菜、野芹菜、槐花、榆錢兒、香椿芽等。很多市民出去踏青之時,順便從田野、山坡采撷一些野菜回來,既過了踏青旅游之瘾,又能滿足口腹之欲,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采摘野菜,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不認識的野菜不要采摘和食用,很多野菜含有毒素,采摘後食用而發生食物中毒者已有很多先例;路邊的野菜,由於常常暴露在灰塵、車輛的廢氣中,也不要采摘食用,這些野菜吃後盡管不會有明顯症狀,但給人的健康帶來諸多隱患;久放的野菜不要食用,這是因為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鮮,而且營養成分大大減少,味道也很差。
烹調野菜之前,最好將野菜浸泡一個小時左右,這樣能有效對野菜進行解毒處理。此外,一些有微苦味兒的野菜不宜多食,它們有解毒敗火作用,但過量食用會損傷脾胃。灰菜、苋菜等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吃後經日光照射會誘發日光性皮炎。蕨菜類則含有致癌物質,多吃更有害。蘆蒿多吃會引起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