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時節是吃蟹的最佳時候但食用方法要得當
秋天,一個收獲的季節,也是口福多多的季節。這不,又到了品嘗蟹的時候了。蟹是公認的食中珍味,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
蟹雖好吃,但大家知道有哪些營養價值嗎?
蟹不但美味,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對滋補身體很有益處。中醫認為,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那吃蟹要注意什麼呢?
蟹不可與紅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紅柿、香瓜、花生、蝸牛、芹菜、柿子、兔肉、荊芥同食;吃蟹不可飲用冷飲,否則易導致腹瀉。
螃蟹的鰓、沙包、內髒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吃時一定要去掉。
不能食用死蟹。因為死蟹體內含有大量細菌和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存放過久的熟蟹也不宜食用。
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
患有傷風、發熱、胃痛以及腹瀉的病人不宜食蟹;患有
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蟹黃,蟹肉也不宜多吃:體質過敏的人不宜吃蟹。
推薦食譜
清蒸大閘蟹
材料:大閘蟹、生姜、白糖、醋、啤酒適量
做法:
1.准備公蟹母蟹各三只;
2.大閘蟹用牙刷刷淨;
3.蒸鍋添水,將姜片放入水中,再倒入少量啤酒;
4.將綁好的活蟹放入,蓋蓋,冷水大火蒸15—18分鐘;
5.生姜、蔥切末;
6.調入白糖和醋,即成為姜醋蘸汁。
泰式咖哩螃蟹
材料:螃蟹、咖哩粉1/3匙、辣椒、洋蔥絲1/2個、紅油1大匙、高湯1/2杯
做法:
1.螃蟹除蟹腳外其余切塊,放入溫水中,煮開後起鍋備用;
2.起油鍋,辣椒、洋蔥絲爆香;
3.加入高湯及咖哩粉煮開,再下螃蟹,放紅油拌炒熟後即可起鍋。
螃蟹奶油燒
材料:紅蟹1只、香蒜、奶油150克、洋蔥1顆、鹽適量
做法:
1.將紅蟹剖開,洗淨後剁塊備用。洋蔥切絲備用;
2.熱鍋熔化香蒜奶油,再把洋蔥絲放入炒軟即可;
3.將紅蟹排在鋁箔紙上,鋪上之前炒好的洋蔥絲,加入適量的鹽,將鋁箔紙包起後放入烤箱,烤箱溫度設定為200℃,烤約15分鐘左右即可。
有蟹怎可無黃酒
自晉代畢卓說了“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以一矣”之後,從此,一右一左,一酒一蟹,一杯一螯,就被歷代人認為是人生的一大福分,一種至高的享受。
螃蟹性寒,餐桌上如果加一杯活血祛寒的酒,則可以減輕或消除吃螃蟹後的不適。“黃雕美酒大閘蟹,滋滋咪咪到半夜”,雖然白酒佐蟹也一樣恰當,但黃酒配蟹則更佳。一來黃酒性溫,二來則因為黃酒中豐富的氨基酸和酯類物質最能祛除蟹的腥味,增加蟹在口中的鮮美感覺。
黃酒是以糯米、粳米或黍米為原料經酒藥及曲中多種有益微生物的作用而釀成的發酵原酒。一般含乙醇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性溫,味甘苦辛,氣味芳香,入心肝肺胃經;能中能散,宣行藥勢,具有活血通絡、散寒、祛風的作用,可治療風寒祛痛、筋脈攣急、胸痺、心腹冷痛等。因此黃酒在佐蟹的同時還可以起到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