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鍋的做法:天冷了,你會吃火鍋嗎?
隨著天氣降溫,吃火鍋的人多了起來。從往年入冬以後的脾
胃病門診病人患病結構來看,由於
飲食不合理加上氣候的影響,“火鍋”占了很大的因素。
火鍋溫度高、味道重,很多人在吃完以後不僅有胃腸不適的表現,還會出現口瘡、牙龈腫痛等“上火”症狀。而且,為了吃得“熱乎”,很多人從滾燙的鍋中撈出菜,一邊吹,一邊就往嘴裡送,這樣食管和胃黏膜很容易被燙傷。長期食用過燙食物,不僅會引起急性食管炎和胃炎,而且還有可能導致癌變。如果是表面的口瘡刺激,還會引起患者的關注,但一旦出現看不見的食道傷,加上反復的食物刺激,很有可能會引起反流性食道炎。很多人還喜歡喝火鍋湯,反復煮過的火鍋嘌呤比較高,很多人會發現尿酸一過性增高,如果有
痛風史的病人,甚至會在吃完火鍋後誘發
痛風,所以,火鍋湯還是盡量不要喝。
在吃火鍋之前,最好先吃一點澱粉類的食物,比如土豆、紅薯等。這既能控制自己的食量,還可以保護腸胃。在涮火鍋時,先涮蔬菜,再吃肉類。不要貪圖吃鮮嫩,不掌握火候,尤其是生肉、生魚,往往統統往鍋裡一燙就立馬撈出來吃。最好多備兩雙筷子,一個弄熟食,一個夾生食,以免肉類中的病菌或寄生卵直接進入消化道,引起胃腸道感染。另外,一般來說,白酒、冰鎮的冷飲對腸胃都會有一定刺激,若加上滾燙的火鍋,更會加重對腸胃的刺激。特別是不要就著火鍋喝冰啤酒,可選擇一些暖性的飲料,如豆漿等,起到刺激胃腸分泌、幫助消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