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茶是秋冬季不可多得的防病保健飲品
紅茶是茶葉經過發酵烘制而成的,發酵時茶葉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變成紅色氧化物,成為紅茶。紅茶品性溫和,味道醇厚,是秋冬季不可多得的防病保健飲品。
紅茶含豐富的類黃酮化合物和鉀元素,前者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而鉀對心髒有益,能防止中風和心髒病。常飲紅茶可以有效預防中風和心髒病。
研究發現:每天喝5杯紅茶的人,與喝有色飲料的人相比,前者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壞膽固醇”)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下降7%-11%),有一定的降膽固醇作用。美國研究也表明:每天喝1杯紅茶的人與不喝茶的人相比,前者罹患心髒病的風險也要比後者低40%以上。
我們知道,一般綠茶中所含的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更強。而紅茶卻不一樣,它經發酵烘制而成後,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另外,這些茶多酚的氧化產物還能夠促進人體消化,因此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的紅茶、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紅茶要趁熱飲用,這樣口感好,又能起暖胃效果。如果放涼飲用,不僅會傷胃,還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降低營養含量。紅茶味道厚重,每次放3-5克茶浸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