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菜營養絕佳可食可藥
春季萬物生機勃勃,正是一年中食野菜的好時機,不少野菜營養豐富,清新可口,是絕佳的食材之一,其中一些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荠菜——降膽固醇
荠菜又叫菱角菜、麥地菜,為十字花科兩年生草本植物。荠菜營養豐富,清香誘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和礦物質。此外,荠菜還是一種地道的藥材,中醫認為荠菜味辛苦,性涼,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荠菜中含有的乙酰膽鹼、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髒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食用方法 摘些荠菜的嫩莖葉,焯過後可以涼拌、做湯,也可做餡包餃子,還可炒食或煮粥。民間農歷三月三日這天,還有“荠菜煮雞蛋”的風俗。
蒲公英——清熱解毒
蒲公英又叫黃花地丁、婆婆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醫認為其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蒲公英花粉裡含有維生素、亞油酸,枝葉中則含有膽鹼、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廣譜抗菌作用,還能激發機體免疫功能,對肝膽疾病或赤眼(急性結膜炎)、乳癰(急性乳腺炎)等的輔助治療作用良好,尤其適合肝火旺、消化不良及
便秘者。
食用方法 把蒲公英洗淨,可以不用焯水,直接放點香油、辣椒、鹽、醋等調味品拌勻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蒲公英的營養成分。當然,也可以放點油、鹽清炒吃。
清明菜——降血壓
清明菜又名佛耳草,民間稱“白蒿子”,學名鼠麹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其有止咳平喘、降血壓、祛風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症。因為清明菜能擴張血管,可用於高血壓的輔助治療,故又被稱為“野菜中的降壓藥”。
食用方法 清明菜最為傳統吃法是做清明菜粑粑。將嫩苗洗淨瀝去水分後搗爛取汁,將汁液與糯米粉拌勻,加入白糖制成圓餅狀蒸熟後食用。如果嫌麻煩,也可在做湯時,把清明菜切碎直接倒入湯中提味。
馬齒菜——降血糖
馬齒菜又叫長壽菜,學名馬齒苋,為馬齒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馬齒菜含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調節人體糖代謝過程、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又被醫生稱為“餐桌上的胰島素”。
食用方法 馬齒菜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比如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
苦荬菜——防腫瘤
苦荬菜也叫苦菜、苣荬菜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外形有點類似蒲公英。苦荬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素,以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成分。研究發現,長期吃苦荬菜及其制品可預防腫瘤、增強人體免疫力等;所含的苦菜多糖和膳食纖維還有防便秘、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
食用方法 苦荬菜因為味道比較苦,建議不要直接生吃,可焯後涼拌或炒食,也可以焯後切碎做餃子餡。
魚腥草——排毒祛痰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學名蕺菜,為三白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糖、鈣、磷及揮發油等。研究發現,魚腥草對癌細胞分裂最高的抑制率為45.7%,對胃癌、肺癌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醫認為,魚腥草有利尿、解毒、消炎、排毒、祛痰的作用,對肺膿瘍、癰疖等症有特效。
食用方法 新鮮的魚腥草冼淨後用開水略燙,加入適量食鹽、米醋、椒油、姜末、蔥汁、麻油等調味品拌勻涼拌,也可將魚腥草水煎取汁煮粥,或粥將熟時放入適量魚腥草食用。
莼菜——水中人參
莼菜又叫馬蹄菜、湖菜,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主要生長在池塘、湖沼中,早在唐代就被列為御膳貢品,被譽為“水中人參”。莼菜鮮嫩莖葉眾富含蛋白質、粗纖維、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A及多種氨基酸,具有清熱利水、止咳止瀉、解毒殺菌等功效,常吃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降壓降脂。
食用方法 采摘莼菜嫩莖葉可用來做莼菜銀魚羹、芙蓉莼菜湯、魚骨莼菜粥等。
溫馨提示 野菜采集要避開被廢水、廢氣污染的地方,避免在采礦、垃圾場、車多的馬路邊等處;不認識的野菜不要采摘,更不要食用;脾胃虛寒、年老體弱的人不要吃太多,過敏體質者要慎重;同時不要過度誇大、相信野菜所謂的營養價值、藥用和保健作用,有病最好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