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春節飲食習俗大盤點
大年初一
1、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2、萬年糧--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3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餃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4、湯圓——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5、面條——長面,也叫長壽面,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面,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6、雞湯——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7、甜食——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大年初二
1、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鹵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鹵面或者炸醬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2、大年初二是女兒(皆女婿)回娘家給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東西,比如雞,年夜飯是要把頭,翅,腳,尾留著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
有年夜的飯要多煮,留下年飯初二開吃。必有臘肉香腸,魚和面。
3、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大年初三
1、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2、俗話說:初三合子往家轉,合子是中華面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面食。比較常見的是韭菜、茴香、雞蛋、豬肉,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的組合最常見和最受歡迎。
合子的面皮一般不用發酵的面,而是用燙面和冷水面這兩種。合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因此深受歡迎。
3、北方有些地方流行在“初三”也吃餃子,由於一部分人此時需要提早出門,趕往工作地點,民俗、民風的名言是:“出門餃子、進門面”。
也就是說:親人離開家門時,吃餃子保平安,來年再團圓,家中親人的祝福都包在餃子中。
大年初四
折籮——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過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捨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
大年初五
餃子——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老北京有講究,“破五”吃餃子的肉餡兒,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餡兒也要自己去剁,這樣的話,就是預示著來年一切都很順利。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有了。“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它和古代象征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一家人團圓吃“破五”餃子,那麼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大年初六
“年關”已過,一切恢復往常的生活。因此可以像往常一樣吃什麼都可以。
大年初七
1、七寶羹——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以七種菜所做的“羹”,稱“七寶羹”。
2、面條——大年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傳統習慣要吃面條,這樣可以保佑老年人健康長壽。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