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小常識 3招搞定剩菜存放
【導讀】:
上班族每天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煮飯,會在有時間一次性煮好冷藏在冰箱裡,或者沒有吃完的放到第二天吃。有些食物是經過加熱食用時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些食物時不能反復加熱,那麼哪些食物是不能反復加熱的呢,還有煮好的菜要怎麼保存好呢?
以下幾種菜不宜反復加熱
1.銀耳。
不論是室內還是野外栽培的銀耳都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經煮熟後如果放的時間比較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
2.綠葉類蔬菜。
由於部分綠葉類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後如果放置時間過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加熱也不能去除。
3.魚和海鮮。
魚和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
4.雞蛋。
有些人喜歡吃沒有完全熟透的荷包蛋,未熟的蛋黃如果保存不當,極容易孳生細菌,人體食用後易出現腸胃不適、脹氣、腹瀉等症狀。但是如果雞蛋已經熟透,而且以低溫密封保存,一般沒有問題。
5.散裝鹵味。
散裝鹵味建議當天吃完,不要隔夜。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講,即使放在冰箱裡的鹵味,也並非絕對“保險”。冰箱裡易孳生霉菌,還有嗜冷菌等。
三招教你輕松對付剩菜
1.剩菜分類存放保鮮得當
用盤子儲藏剩菜往往不能有效利用冰箱的空間,建議提前准備一些容積較小的方形或圓形的保鮮盒,把剩菜分類裝進保鮮盒中,再整齊地排列在冰箱裡面。最容易變質的食物,如豆制品和海鮮,應當放在冰箱下層深處,或者保鮮抽屜當中,因為這裡的溫度最低。水分含量較低的炸魚、炸丸子之類,則可以放在略微靠外的部分,因為這裡溫度相對較高。剩的果汁之類可以放在冰箱門的部位,因為果汁比較酸,細菌不易快速繁殖。
2.按用餐量分批消滅
當剩菜較多時,不可能在一餐之中全部翻新,所以,可按照先水產後肉類、先清淡菜肴後濃味菜肴的順序,每餐按用餐的數量上翻新菜,並保證這些翻新菜不再剩下。
3.舊菜輕松變新菜
將剩下的葷菜再搭配新鮮的蔬菜進行烹調,無論其在美感還是口感上,絕對不亞於其它菜品。肉類剩菜翻新並不難,無非就是改刀、加配料、改調味這三大技術。比如說,剩了一些大塊的肉類,單做一道菜嫌少,就可以把它切成小片,配上一些蔬菜,做成蔬菜炒肉片。剩的紅燒排骨
可以加咖喱粉,再加些洋蔥、蘑菇、土豆、胡蘿卜等,做成咖喱洋蔥炒排骨。
剩菜為什麼越熱越鹹?吃剩菜的危害
為避免剩菜再次加熱時變鹹,最重要的還是首次烹調時要少放鹽和醬油等鹹味調料。對於普通的剩菜再次加熱時,可以棄去菜湯後加入少量清水。
剩菜為什麼越熱越鹹?吃剩菜的危害
剩菜為什麼越熱越鹹?
山東讀者王先生問:昨天晚上的剩菜,今早上熱過後吃起來覺得比昨天更鹹一些,是不是因為剩菜裡產生了亞硝酸鹽?
剩菜越熱越鹹,主要是因為剛燒的菜很多鹽都在湯裡,放置過夜使鹽更多地滲入到了菜中,鹹味加重。而當再次加熱時,水分蒸發,湯的濃度增加,高濃度的鹽湯附著在菜上,就顯得更鹹了。剩菜尤其是葉類蔬菜硝酸鹽含量較高。放時間長了會產生亞硝酸鹽,雖然亞硝酸鹽微有鹹味,但這種鹹味不足以引起剩菜的鹹度增加。需要提醒大家,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還會引起食物中毒,所以葉類蔬菜最好現做現吃。
建議大家,為避免剩菜再次加熱時變鹹,最重要的還是首次烹調時要少放鹽和醬油等鹹味調料。對於普通的剩菜再次加熱時,可以棄去菜湯後加入少量清水。
正確處理剩菜 讓剩菜吃得更健康,剩菜剩飯怎麼處理
1、如果知道這一餐的菜吃不完,就應該在出鍋時分裝到不同的盤子裡,其中一份稍微涼下來以後就放進冰箱,這樣菜中的細菌的基數”很低,可保存的時間會更長。
2、對於已經在外面放置了一段時間的剩菜,在保存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把它鋪平一點,放在冰箱下層最裡面的地方,能讓它盡快冷卻到冷藏室的溫度。
3、在第二天吃剩菜之前,要對剩菜進行徹底加熱。所謂徹底加熱,就是把菜整體加熱至100度,保持沸騰時間3分鐘以上。
4、用微波爐加熱剩菜是個不錯的方法,它可以讓食物內部得到充分加熱。可以考慮用微波爐先加熱一兩分鐘,令食物內部溫度上升,然後再用鍋加熱,或再放蒸鍋上蒸,就比較容易熱透。
5、對於不希望留有太多湯水的剩菜,可以用蒸或者水煎的方法來加熱。在加熱的時候最好再加點酒、蔥、姜、蒜等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鮮,還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能夠防止引起腸胃不適。
6、對剩菜進行新加工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法。魚肉類的剩菜翻新並不難,無非就是改刀、加配料、改調味這三大技術。比如說,剩了一些大塊的肉類,單做一道菜嫌少,就可以把它切成小片的,配上一些香味的蔬菜,比如加香菜、洋蔥、芹菜之類,做成蔬菜炒肉片。剩排骨可以加蔬菜和掛面,做成蔬菜排骨湯面。原來是紅燒味的肉,現在可以考慮往裡加點咖喱粉,配點土豆、胡蘿卜,改造成咖喱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