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居家飲食 >  >> 食品安全

春節家家為什麼吃餃子 吃餃子都有哪些習俗

     民諺有雲:“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過年為什麼一定要吃餃子,說來話長。
    民間傳說,這與我國東漢名醫張仲景有關。說有一年冬天特別寒冷,很多窮苦百姓的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見了非常難受,就從冬至這天起架起大鍋,熬制了一種“祛寒嬌耳湯”向窮人施藥治傷。“祛寒嬌耳湯”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熬,熬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食用。“嬌耳”很管用,人們吃下它後血液通暢,治好了凍耳。張仲景施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人們感激張仲景施藥的善舉,就仿照“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吃,並把這種食物稱之為“餃子”。於是,餃子這種吃食就誕生了。
    傳說當然不能當真。實際上,史籍有證,餃子是在南北朝“偃月形馄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距今計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考證,南北朝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不過,那時的“馄饨”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食用的,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 其實,馄饨這種吃食現在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唐代,人們稱餃子為“牢丸”,其形狀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食用。餃子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名稱幾變,宋代稱之“角兒”,元代稱之“扁食”,明代則稱“粉角”,清朝又一度稱之為“饽饽”……
    餃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自從問世就深受百姓喜愛,民間素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而根據文獻記載,我國民間過年吃餃子的習俗至遲在明代就已經出現了。明朝沈榜著《宛署雜記》載:“元旦拜年,作匾(扁)食。”清代,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得到延續並固定下來。清史有關資料記載:“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饽饽,舉國皆然,無不同也。”這說明過年吃餃子,在清時已成共俗。
    那麼,過年究竟為何非要吃餃子呢?說來其實簡單,這和中國古代的計時法有關系。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記錄一天的時間,其每天的開始是子時(相當於今天半夜23點到1點這個時間)。除夕夜的子時,不是尋常的新舊兩天的更替,而是新舊歲間的更替,中國人管它叫“交子”。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對“界限”非常注重,年終歲尾辭舊迎新這個“界限”更是不能等閒對待,自然要搞些儀式紀念,以求來年吉祥如意。恰好餃子和“交子”諧音,於是中國人取“歲更交子”之意,就有了過年吃餃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