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居家飲食 >  >> 食品安全

嚴守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線 飛鶴堅守食品安全底線

飛鶴堅守食品安全底線 保障寶寶“舌尖上的安全”

做嬰幼兒奶粉是做母親的事業,嬰幼兒奶粉安全牽動著萬千中國家庭的神經,並深受國家重視,因此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線,也成為中國乳業生存的底線。“兩會”期間就有代表呼吁,中國乳業一定要提升奶業品質,唱響民族品牌,恢復國人對民族乳業的信心。

事實上,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呼吁不斷升級以及“史上最嚴”標准的政策實施,國產奶粉也在不斷崛起。作為一家民族乳企,飛鶴乳業始終站在食品安全衛士的高度,憑借安全可靠的產品和54年的安全紀錄,诠釋了其將食品安全當作企業的生存根本,更贏得了萬千中國消費者的青睐。

食品安全融入 核心戰略布局

“得奶源者得天下”,在嬰幼兒奶粉領域,奶源對於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早在2001年,飛鶴乳業就將食品安全融入核心戰略布局,以源創新理念關注“生產的源頭”,在北緯47°的黃金奶源帶上打造出了一條安全優質的全產業鏈。

在全產業鏈中,飛鶴從飼草種植開始掌控奶源安全,形成了“農(專屬農場)、牧(專屬牧場)、工(智能工廠)”三位一體的產業集群。經過十年精耕,飛鶴完成了從源頭牧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產加工、成品檢驗、物流倉儲、渠道管理及售後服務各環節的全程可控,不僅率先打造了行業內完整的全產業鏈模式,更是確保了每一罐飛鶴奶粉 的品質,為中國寶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口糧。

得益於全產業鏈的合理布局,飛鶴在業內率先實現了“2小時生態圈”,即從牧場擠出的鮮奶 ,2小時內便可運至工廠進行加工成粉,同時運用濕法工藝和閃溶技術,保障每一顆奶粉顆粒的營養都很均勻。飛鶴通過對鮮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24小時全程跟蹤檢驗、25道檢驗程序、411項次的檢驗,為54年的質量安全上了多重保險,也用實際行動呵護著中國寶寶“舌尖上的安全”。

創新驅動發展 保障品質安全

如果說品質是企業贏得市場的保證,那麼創新發展一定是成就企業未來的命脈,對於乳品行業更是如此。專業人士表示,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國乳品企業已經由原來的追趕者逐漸變為超越者,這足以證明中國乳業的發展速度。

依托於全產業鏈發展的同時,飛鶴更注重用利用創新的發展模式保障品質安全。2012年,飛鶴上線了嬰幼兒奶粉行業首個可追溯系統,消費者可以通過該系統查詢產品的奶源地、生產地、質檢等關鍵環節,及時了解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奶粉的生產過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飛鶴又於2015年11月推出可視化全產業鏈,能夠使遠在千裡之外的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通過手機了解到包括原生態環境、生態農場和生態牧場、智能工廠在內的全產業鏈關鍵環節,讓消費者感受到看得見的放心。

專業人士認為,全產業鏈不僅是一個企業實力的表現,更是體現了企業對於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的全心投入。飛鶴基於自身規模以及資源,創新發展模式,憑借全產業鏈提升上游供應鏈、可追溯等優勢,以及利用終端消費引領產業鏈,從而不斷實現產品的戰略升級,使產品更加貼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實際需求。對於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大產業合作,以及帶動整個乳業的健康成長來說,飛鶴的前瞻布局都堪稱典范。

近日國家領導人對食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示強調,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隨著國家嚴格的質檢措施不斷深入,監管模式也將逐漸成熟,以飛鶴為代表的中國乳企將會迎來消費的變革之年,以及國產品牌的奮起之年。而在國產奶粉崛起之路上,中國乳企要不斷加強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服務,在讓中國寶寶“舌尖上的安全”進一步得到保障的同時,也要肩負振興民族乳業的使命,讓民族乳業贏得國人的尊重與贊譽。

《食品安全傳播指南》中文版在京發布

《食品安全傳播指南》中文版5日在北京發布。《食品安全傳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是以美國食品安全風險傳播為實例,詳細介紹了如何有效地規劃和實施食品安全傳播,旨在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傳播方面的原則和方法。《指南》的發布將對中國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工作有極大的促進與推動作用。

《食品安全傳播指南》中文版在京發布

食品安全風險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具有普遍性。國際社會認識到盡可能減少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性,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規定,“有權獲得充足食物”的前提除其他事項外,包括食品“不含有害物質”。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指南》的發布將對中國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工作有極大的促進與推動作用。食品信息交流的新理念需要進一步達成共識和傳播。

國際食品信息委員會食品安全總監Tony Flood對《指南》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同時介紹了國際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他表示,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對監管食品安全都有一套不同的做法,但是共同努力分享和了解最佳監管做法將會帶來長期的健康食品供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主任鐘凱表示,未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發展趨勢是“融合”。不同領域融合,弱化信息壁壘;各方有機融合,對話機制更完善,跨界平台越來越多;不同方式手段融合,一切圍繞重建信任。

嚴守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11日主持召開食安委第一次全體會議並講話。張高麗指出,食品安全要強化過程控制,建立覆蓋從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的全程監管制度,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汪洋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規則》,聽取了食安委辦公室及其成員單位的匯報。會議認為,今年以來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但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隱患風險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

張高麗指出,必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切實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民生大事、發展工程和政治任務來抓,作為檢驗是否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一條重要標准。必須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嚴懲重處違法犯罪活動。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堅決守住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關口。提升產業整體素質,完善扶優汰劣的產業政策,采取治本之策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張高麗強調,要全面貫徹《食品安全法》並抓緊配套法規的修訂,健全食品安全標准。要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推進地方監管體制改革,強化隊伍建設。建立食品安全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傾斜。加快檢驗檢測技術裝備和信息化建設。統籌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全面落實各方責任,地方政府“守土有責”,監管部門履職盡責,企業承擔主體首責,消費者主動參與、對自身負責,加快形成全社會共治格局。

汪洋指出,要重視發揮好各級食安委和食安辦的作用,著力提高監管能力,深入開展治理整頓,促進企業誠信自律,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維護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