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肉好處多 媽媽應給幼兒適量吃些肉
很多媽媽們認為孩子年齡過小,應該要少吃肉甚至是不吃肉,這樣做真的對嗎?其實,肉中的營養價值也是幼兒所需要的,應該在日常飲食中適量加一些肉類食物。那麼,要怎樣挑選到新鮮的肉類呢?
寶寶吃肉的好處
肉類是指畜、禽的肌肉及其內髒、魚肉等動物性食品。肉類蛋白質豐富而質優,其氨基酸以必須氨基酸為主,除了蛋白質外,還提供豐富的微量元素如鐵、鋅和維生素B12及維生素A,其中以肝髒含量最豐富,而這些營養素是素食中很難提供的,牛奶和雞蛋中鐵、鋅含量都不多,所以不能取代。嬰幼兒生長發育旺盛,需要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維生素都較多,長期進食肉類過少會導致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A等缺乏,造成消瘦、免疫力低下、貧血而影響生長發育。
接下來,就來教媽媽們如何挑選肉類吧。
教你判斷肉類變質的方法
顏色變深。新鮮的肉表面有光澤,顏色均勻。新鮮豬肉呈紅色或淡紅色,脂肪潔白;牛羊肉顏色鮮紅,脂肪大多顏色發黃;禽肉皮膚為淡黃色或白色,肉色白裡泛紅。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由於肌紅蛋白被氧化,肉色會逐漸變成紅褐色。顏色越深,可食性越低。而當肉表面變成灰色或灰綠色,甚至出現白色或黑色斑點時,說明微生物已經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這樣的肉就不能吃。
表面發黏。新鮮的肉外表微干或濕潤,切面稍潮濕,用手摸有油質感,但不發黏;而肉變質以後,由於微生物大量滋生,會產生黏性代謝產物,造成肉表面發黏,甚至出現拉絲。肉類表面發黏是腐敗開始的標志。
彈性變差。新鮮的肉質地緊密且富有彈性,用手指按壓凹陷後會立即復原。貯藏越久,肉裡面的蛋白質、脂肪會逐漸被酶分解,肌纖維被破壞,所以肉會失去原有的彈性,手指壓後的凹陷不僅不能完全復原,甚至會留有痕跡。
有異味。新鮮肉具有正常的肉味,而變質的肉由於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會產生各種胺類、吲哚、酸類、酮類等物質,因而有明顯的腐臭味。
以上4種肉類,媽媽一定不能購買哦。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