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馬面魚魚肉比較淡,因此用豆豉、醬油、姜絲、蒜蓉焖煮最好吃。切片煮湯,用一點芫荽和姜絲調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試。馬面魚肉可以制成美味魚絨,成品比傳統的魚松優越。
食用馬面魚的注意事項-馬面魚的做法
食用馬面魚的注意事項
不能與寒涼食物同食
馬面魚本性寒涼,最好在食用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飯後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導致身體不適。
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
食用馬面魚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不宜食用馬面魚的人群
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減少、血友並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馬面魚,馬面魚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
肝硬化患者:肝髒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馬面魚,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皮膚病患者:皮膚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馬面魚是因為馬面魚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後,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如發癢起塊等,或使原來的皮膚病復發、加重。所以皮膚科醫生視馬面魚為病因之一,要求某些病人禁忌。
馬面魚的做法
凍豆腐炖馬面魚
1、把它洗干淨後,橫切為段。
2、鍋內添適量的水,一般這不到1斤的一條魚,半斤豆腐,水剛剛沒過豆腐和魚肉即可。
3、接著向鍋裡加入花生油2湯匙、豬五花肉1兩左右(切條或小塊)、鹌鹑蛋大小的鮮姜1塊(拍扁)、花椒粒10粒左右(裝調料盒)、辣椒片兒若干,先開火煮炖,
4、開鍋後轉中火炖10分鐘左右,加入凍豆腐塊(農家老豆腐在冰箱凍制的),再加適量的鹽,蓋鍋蓋,中小火,繼續煮炖,注意觀察,避免糊鍋底,
5、發現湯汁濃稠,尚余少量(鍋底淺淺一層湯汁),即可將拍扁切碎的3~4瓣大蒜和手指頭粗細的大蔥一根(切短段)撒入,
6、10幾秒後之後即應關火,撒香菜末(或段)後出鍋裝盤。
干煎馬面魚
原料:馬面魚(剝皮魚)一條500克,精鹽750克,淨油200克,料酒20克,生姜50克,小蔥50克。
制法:把馬面魚宰殺干淨,切去頭部眼睛以上部分並剝皮洗淨,然後用精鹽腌味,要把馬面魚用精鹽整個蓋起來;約5小時後取出洗淨,加料酒、生姜片、小蔥裝盤進蒸箱蒸約10分鐘熟透後取出;晾涼後下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色時起鍋,配上檸檬汁上桌即可。
特點:外酥裡嫩,香味濃厚。
要領:煎馬面魚時要掌握好油溫,以防粘鍋燒焦。
馬面魚的簡介
馬面魚學名叫綠鳍馬面鲀,潮汕俗名:迪仔;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剝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面包魚、燒燒角。馬面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黃、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馬面魚資源豐富,無毒,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脂肪等營養成分,營養價值不比其它魚類差,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食用魚類。但由於魚的外觀難看,一般消費者習慣上不太愛吃,個別的人吃了有過敏性反應,因此對這種魚產生了懷疑,市場上不受歡迎。
馬面魚的營養價值
馬面魚肝大,可制魚肝油。肝占全魚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達50~60%。油灰還可代替桐油灰。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髒可做魚粉。魚皮能制取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這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品,不僅含多種氨基酸,而且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對於年幼兒童以及一般體弱多病者等都是一種良好的營養食品。不過制得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會影響其實用價值。
由於馬面魚魚肉比較淡,因此用豆豉、醬油、姜絲、蒜蓉焖煮最好吃。切片煮湯,用一點芫荽和姜絲調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試。馬面魚肉可以制成美味魚絨,成品比傳統的魚松優越。肌肉纖維長,色香味佳的小包裝方便食品。又可制成烤魚片,干烤馬面鲀,配以玉蘭、冬菇、油菜,特點是色棗紅、味清、鮮、香。還有醋溜馬面鲀,配料莴筍、木耳、油菜。成品金紅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別有風味。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