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現在國家反腐轟轟烈烈,自己身邊絲毫沒有察覺變化,但2014年食品安全的顯著改善是看得見的,港媒稱,內地食品安全狀況改善或是反腐功勞這也不足為奇。
食品安全
據一家總部設在香港的質量控制專業機構披露,中國食品加工業比非食品加工業落後15年。亞洲品質檢驗有限公司說,在它去年進行的7000次檢查、測試和檢驗中,有48%以上的內地食品加工廠未能達到可以接受的安全標准。因此,在早就保證過13億人民的食品安全後,這個國家仍然受到食品安全丑聞和松懈標准的困擾也就不足為奇了。
香港《南華早報》1月19日報道稱,所以,聽說控制新鮮蔬菜中農藥水平的努力取得實質性進展(即使並不均衡),也令人感到耳目一新。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雖然從廣州市場抽取的蔬菜樣本中仍有1/3農藥水平超標,但在上海和北京銷售的蔬菜已經變得安全得多。例如,上海采取措施使消費者能夠追蹤蔬菜的產地,並向市內外的蔬菜生產大戶推廣了低毒農藥。
報道說,類似的措施需要進行修改,以有效適用於生產規模較小的廣州個體農戶。他們往往會根據經驗或是經銷售的廣告使用較大劑量的農藥。
打擊腐敗
不安全的食品廠不能被歸咎於政府未能強化監管和許可制度。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缺乏嚴格的監管可能確是問題之一,因為它會誘惑官員收受賄賂以允許生產商不按規矩辦事。從短期來看,政府應該考慮提高監管效率以改善執行狀況,並通過立即關閉不合格工廠來加強執法。從長期來看,在中國解決官場腐敗問題之前,食品安全仍將是一個嚴重問題。就這一點而言,去年食品安全的顯著改善可能要歸功於前所未有的反腐敗斗爭。但願這能成為取得突破的催化劑。
在這裡不得不提醒下讀者,反腐是一項長期的斗爭,反腐的效果也是需要時間來見證的,反腐才能讓國家經濟更健康發展,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