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問題,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促銷活動,很多臨近過期食品,商家采取促銷方式,甚至曾出現“保質期竟然由廠家自己定”,那麼過期食品,還能吃嗎?
什麼叫“食品變質”?
每一種食物都有多種屬性,比如外觀、顏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等。當我們說一種食品“合格”的時候,指的是它在各方面都符合我們的要求。或者說,各方面都符合食品生產者對消費者的承諾。
現代社會,食品很難堅持“現做現吃”,尤其是加工食品,從生產到消費,要經過運輸、分銷等環節。所以,保存食品是不可避免的。任何食品在保存中,前面所說的各方面都會按照一定的速度發生變化。在不同的食品中,變化最快的那種屬性並不相同。比如奶、蛋、肉等生鮮食品,往往是細菌生長最先發生,然後才會有氣味等方面的變化。餅干,一般是受潮變軟,口感最先發生變化。而方便面,則可能是油先氧化,產生異味。細菌生長和油的氧化產生有害物質,而食物受潮變軟則只是不好吃了。在食品工業上,這些都算是“食品變質”了。
一般情況下說的“保質期”,是指在那個期限內,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換言之,這是廠家的一個承諾在此期限內,食品的風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會保證。如果出了問題,廠家需要負責。而過了保質期,並不意味著就壞了,只是廠家不再擔保。有時候,食品過期可能只是外觀不那麼誘人,或者口感沒有那麼好……這樣的食品,也還是能吃的。不過問題在於,它也完全可能是致病細菌數量很多了,吃了生病的可能性增高了。而且,你無法判斷它發生了什麼變化。
所以,“過期食品能不能吃”的問題,答案就是:吃了不一定會出問題,但是出問題的可能性升高了。
顯而易見,食品的變質是一個連續漸變的過程。食品成分或者其中的細菌,不會看著保質期按照我們的指示變化——它不會象許多人想的那樣:在保質期之前,老老實實呆著;過了保質期,一下子就變成了毒藥了。
而這個變化過程,又受著生產工藝和保存條件的影響。比如說,采用巴氏消毒的牛奶,冷藏兩周一般細菌還不會超標;而超高溫滅菌的,常溫下放幾個月乃至幾年都不會長細菌。即使是同一種食品,比如巴氏消毒奶,不同廠家的工藝控制條件也會使得變化的過程快慢不同。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