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後天氣轉熱,有些城市的氣候仍以“濕”字當道,中醫認為濕熱最容易侵入人體,直接影響人的胃口和精神狀態。
入夏後飲食多煲袪濕湯 少吃冷飲多運動
夏天多煲“祛濕粥”
中醫認為,主要是指“濕邪”困於脾胃,使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不佳而引起消化系統症狀,表現為腹部脹悶感,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嗳氣冷酸,口淡無味,大便不暢或洩瀉。
在春夏之間,身體困倦,時覺頭重、肢乏易疲等。可選用健脾化濕利水之中藥作膳食。如淮山、澤瀉、扁豆、生薏米、木棉花、燈心花煲粥等。這是廣東人夏天煲“祛濕粥”的常用材料,因其氣味甘淡老少鹹宜,成為民間普遍采用之食料。
如夏天暑熱口渴,小便黃赤,可用清熱解暑,利水滲濕之荷葉清暑袪濕湯 (荷葉、木棉花、薏苡仁,赤小豆、白扁豆、冬瓜,鴨一只或瘦肉一斤) 可供全家食用,既可消暑又有益於健康。
少吃冷飲多運動
一到夏天,人體消耗增大,許多人都愛喝冷飲,這不僅會影響胃機能使濕熱氣不易排出,還會刺激腸胃,更影響食欲。營養師建議,入夏後要經常及時補充水分,以溫度適中的白開水為宜。
在辦公室久坐的白領由於長時間在空調下工作,可以泡些清熱祛濕的五花茶,如果感覺體熱上火,還可用魚腥草、夏枯草煲水飲用。
另外,適當的出汗運動是祛濕、緩解困倦的好方法,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太陽下暴曬,可在涼爽陰涼的地方慢跑、游泳、打球,一周兩三次,是夏天祛濕的好方法。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