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居家飲食 >  >> 健康飲食

什麼時候需要食補?教你如何食補

什麼時候需要食補?教你如何食補

什麼時候需要食補?教你如何食補

教你如何食補

食補該怎樣補?許多人說不上個“子午卯酉”來。傳統食補理論,是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因性制宜。

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即不同身體素質的人,進補的食物應有所區別。古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對多數人而言,只要糧谷、蔬菜、肉畜、魚蝦、果品等兼而取之,相互配合,不偏食,遵循因時制宜的原則食之,即可發揮它們對人體補精益氣地作用。中、老年人因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各類虛症,當以滋補。按中醫理論,體虛分陰陽、氣血、五髒虛損等4大類12種。陽虛包括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陰虛包括心陰虛、脾陰虛、腎陰虛、肺陰虛、肝陰虛;氣虛包括心氣虛、肺氣虛、脾氣虛;血虛包括心血虛、肝血虛。就大類而言,陽虛者宜食羊肉、羊腎、豬腰、牛骨髓、狗肉、鹿肉、核桃、栗子、韭菜、豇豆等。陰虛者宜食海參、牛乳、豬腎、蜂蜜、銀耳、芝麻、黑豆等。氣虛者宜食羊肚、雞肉、鹌鹑、鴿肉、鲫魚、鳝魚、泥鳅、燕窩、大棗、桂圓肉、饴糖等。血虛者宜食母雞、豬肝、羊肉、豬心、大棗、桂圓肉、荔枝、胡蘿卜、菠菜等。不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體質,最好請教醫生後再作選食。

因時制宜

《黃帝內經》曰:“人與天地相參也。”因時制宜,就是根據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時季節的氣候特點及對人體的影響,選取適宜的食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養陽”。因為春生、夏長,而生長屬陽,所以,春夏養生長之氣,即養陽氣,飲食上應多食用一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風土論證》裡的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合而食”。宋代蘇頌也主張:“昔人正月節食五辛,以避疠氣,調韭、蔥、菇、蒜、姜也。”這些辛溫食物可以溫補人體陽氣,抗拒風寒,保養人體生發之氣。特別是早春時節,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寒暖交替,陰寒之氣漸慚退去、陽剛之氣開始生發,此時,應少吃或不吃性寒食物,以防阻遏陽氣發越。又因為肝主春,春天當重養肝。“酸入肝”(《黃帝內經》),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千金要方》)。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

“夏養陽”。夏季氣候炎熱、潮濕。夏時為心火當令,“心通於夏氣”(《黃帝內經》),《千金要方》曰:“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因“苦入心”,味苦之物能助心氣而制肺氣,故多食點辛味食物,可避免心氣偏亢,有助於補益肺氣。《養生論》亦言:“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不可熱也。”所以,夏季一定要少食羊肉、狗肉等熱性食物。多食些清熱利濕、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如:綠豆、冬瓜、南瓜、蓮藕、蓮子、薏米、山藥、西瓜、桃子、草莓、西紅柿、黃瓜等。夏季宜“清補”。鴨是夏日清補佳品,鴨性寒涼,中醫主張“熱者寒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

“秋養陰”。秋屬金而通於肺氣,故秋季飲食順應肺氣清肅下降的特點,多食些滋陰養血、清燥潤肺之品,如:芝麻、銀耳、藕、烏骨雞、豬肺、鴨蛋、蜂蜜、豆漿、核桃粥、花生粥等。以防秋燥傷陰。秋氣主肅殺收斂,宜“少辛增酸”,因肺氣勝於秋,少食辛味是防肺氣太盛,損傷肝功能。食酸味有利於肺氣之收,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故盡可能少食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一點酸味蔬果如菠菜、橄榄、蘿卜、石榴、蘋果、梨、枇杷、葡萄、芒果、柚子、檸檬、山楂等,以利肺氣。

“冬養陰”。冬季陰氣極盛,萬物生理功能低下,陽氣、精氣內藏。《黃帝內經》有“冬三月,此為閉藏,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之說。冬季要順應自然界陰氣閉藏而注重養護腎氣,使腎精充足。冬季人體滋陰潛陽,人體的生理活動有所收斂,藏能量和營養於體內,為來年的“春生夏長”做儲備。一日三餐應選取保陰潛陽的食物。低溫時人體熱能消耗明顯增加,因此冬季食補應增加熱量。根據保陰潛陽和增加熱量的要求,應多選食牛肉、羊肉、狗肉、鵝肉、鴨肉、海參、魚類、龜鱉、蝦、牛奶、雞蛋、藕、木耳、銀耳、核桃、栗子、白薯等。

因性制宜

人們把兩種或兩種以上食物“配伍”後,由於食物的性味和化學成分相互作用,可能對人體產生不同影響,有益為宜,有害為忌。食物搭配後,通過相互影響,會構成六種關系:例:用粳米加甘薯共同煮粥食用,以健脾益胃,叫“相須”;豬血養血補血,以之為主;韭菜溫胃行氣,以之為輔。兩者配伍烹食,可致補而不滯,增強其補血效果,叫“相使”;食牛肉、羊肉、狗肉之後,即食綠豆、鮮蘿卜、西瓜,則會使前者的溫補功能大大削弱,叫“相惡”;食用烤肉時加食蘿卜,蘿卜中的一些酶不但能分解烤肉中的澱粉和脂肪,還能分解致癌作用很強的亞硝胺,此時烤肉與蘿卜構成“相畏”關系,蘿卜與烤肉則構成“相殺”關系;芹菜加甲魚、蜂蜜加螃蟹、鴨肉加板栗等,食後對人體造成危害及蟹與蜂蜜同食會產生毒性,叫“相反”。《食鑒本草》載:荞麥“同豬肉食落眉發,同白礬食殺人”。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配伍時尤須注意:

(1)不宜與豬肝等富含銅、鐵的食物配伍烹饪。因為維生素C遇銅、鐵離子時,易被氮化分解,使兩者的營養價值均有所降低。

(2)忌與黃瓜、南瓜、胡蘿卜配伍烹饪或同時食用,因為此三種食物中富含能夠分解破壞維生素C的酶,會降低維生素C的營養價值。

(3)猕猴桃、橙子、橘子、杏子、枇杷等,忌與蛋白質含量很高的牛奶同時食用。因為蛋白質遇維生素C易凝結成塊,影響其消化吸收,甚至誘發腹脹、腹病等消化系統疾病。

(4)忌與蝦、蟹、螺、貝類動物配伍烹饪食用。因為這類動物具有極強的集污染能力,它們可將水中的砷等毒性物質吸收後以五價砷的形式貯存在體內。維生素C可將它還原成有毒的三價砷。

因病制宜

不同疾病飲食宜忌也不一樣,要“辨病施食”。食物作用於某種疾病除其所含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更主要的是食物所屬的不同性味。正如《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裡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酸、苦、甘、辛、鹹”,這五味分別對應肝、心、脾、肺、腎“五髒”,“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多吃酸性食物可以補肝,多吃苦性食物可以補心,多吃甘甜食物可以補脾。也可根據五行(金、木、水、火、土)生克變化的規律,如:脾(土)生肺(金),可以通過補益脾髒治療肺髒疾玻心火克肺金,如果肺髒有疾病,可以根據疾病的虛實,通過選擇瀉心火或補腎水,達到治療肺髒疾病的目的。不同疾病在日常飲食中的禁忌也不同。如:“辛走氣,氣病無(不可)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內經·宣明五氣篇》)其意思是說:辛味食物多有行氣、散氣作用,身體氣虛的人不可多吃;鹹味食物多有活血作用,血虛病人不宜多吃鹹味食物。慢性支氣管炎在緩解期內,表現為肺、脾、腎功能虛損,飲食應以益肺、健脾、補腎為主,宜食瘦肉、豆制品、核桃、蓮子、蘿卜、冬瓜、枇杷、梨等,忌食海魚、蝦蟹、肥肉等。高血壓症多為肝腎不足、肝陽偏盛、肝風內動、血瘀上擾所致。應服食補肝益腎、平肝潛陽、熄風祛瘀、降壓降脂的食物如:核桃、胡蘿卜、木耳、茭白、芹菜、香蕉等。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