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居家飲食 >  >> 廚房竅門

陶瓷餐具別選釉上彩

仿瓷餐具學名叫密胺餐具,由密胺樹脂粉加熱加壓鑄模而成。由於其耐溶劑性能優異;制品表有平整、無毒、無味、耐摔、自動熄滅電弧等特性,近些年來廣泛應用於餐具、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

陶瓷餐具別選釉上彩-如何正確選擇餐具?
陶瓷餐具別選釉上彩-如何正確選擇餐具?

陶瓷餐具:別選釉上彩

陶瓷餐具造型多樣、細膩光滑、色彩明麗且便於清洗,是絕大多數家庭購買餐具的首眩但是,陶瓷表面上彩釉卻有可能成為健康殺手。彩釉中的鉛、汞、鐳、镉等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元素。

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為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三種。釉上彩陶瓷用顏料制成花紙貼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顏料繪於產品表面,再經低溫烤燒而成,由於烤燒溫度達不到釉層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觸摸釉上彩陶瓷,感覺花面有明顯的凹凸感。釉中彩陶瓷的烤燒溫度可令釉料熔融,顏料可沉入釉中,冷卻後被釉層覆蓋,制品表面平滑,手觸無明顯凹凸感。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飾在瓷坯上進行,施釉後經高溫一次燒成,花面被釉層覆蓋,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

有害金屬主要來源於釉上顏料。放射性元素鐳會殺傷白血球。镉、鉛和汞都是重金屬,镉和鉛會引起肝髒或其他內髒中毒,汞會引起肝、腎硬化。長期使用釉上彩餐具盛放醋、酒、果汁、蔬菜等有機酸含量高的食品時,餐具中的鉛等重金屬就會溶出並隨食品一起進入人體蓄積,時間長了會引發慢性重金屬中毒。

有些小陶瓷廠家為了降低成本,采購鉛、镉含量高、性能不穩定的廉價原材料。在生產過程中,由於裝飾面積過大、烤花溫度不夠或工人工藝處理不當等因素,都會造成陶瓷制品鉛溶出量不符合標准。甚至一些個體、私營企業為了多盈利,隨意縮短烤花時間或降低烤花溫度,使用完全靠工人經驗的老式烤花爐,嚴重制約了陶瓷餐具的質量。

玻璃餐具:“水晶玻璃”隱患多

玻璃餐具有硬度高、化學性能穩定、表面光滑易潔、環保等特點。玻璃餐具清潔衛生,不含有毒物質。

水晶玻璃餐具是一種頗具威脅的鉛污染源。由於水晶制品中的氧化鉛含量高達20~30%,所以用它來盛水,一般不至於引起鉛中毒,但若用來盛酒,酒會將水晶玻璃制品中的鉛溶解出來,時間越長溶解量越多。同樣,當使用水晶玻璃容器盛放食品,特別是可樂、蜂蜜、果汁類酸性食品時,鉛離子也易形成可溶性的鉛鹽隨飲料或食品被人體攝入,嚴重危害健康。因此,水晶玻璃制品被科學家稱為“美麗的殺手”。

仿瓷餐具使用清潔要得當

仿瓷餐具學名叫密胺餐具,由密胺樹脂粉加熱加壓鑄模而成。由於其耐溶劑性能優異;制品表有平整、無毒、無味、耐摔、自動熄滅電弧等特性,近些年來廣泛應用於餐具、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但是,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劣質仿瓷餐具,給消費者的健康埋下了極大的隱患。同時,合格的仿瓷餐具,若使用不當,也會威脅到人們的健康。

由於密胺塑料分子結構的特殊性,為安全起見,盡量不要盛放酸性、油性物質。仿瓷餐具不適合在微波爐中使用,也不要在溫差太大的環境下使用,否則容易造成開裂現象。仿瓷餐具的清洗,要用較柔軟的抹布。千萬不要用百潔布之類的抹布及去污粉等來清潔餐具的表面,因為百潔布、去污粉會擦毛餐具的表面,使之更容易受污染。盡量不要將仿瓷餐具放在鍋裡蒸煮食物,因為高溫易使彩案或餐具材質裡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質析出。

塑料餐具:“彩色”好看不健康

餐具市場上,塑料制品以體輕、不易碎等優勢,和玻璃制品分庭抗禮。但塑料餐具的健康隱患、安全性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許多塑料餐具的表層都有漂亮的彩案,如果圖案中的鉛、镉等金屬元素含量超標,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一般的塑料制品表面有一層保護膜,這層膜一旦被硬器劃破,有害物質就會釋放出來。劣質的塑料餐具表層往往不光滑,有害物質很容易漏出。因此消費者應盡量選擇沒有裝飾圖案、無色無味、表面光潔、手感結實的塑料餐具。

少用不粘鍋煎炸食物

不粘鍋產品按使用功能不同可分為煮鍋、煎鍋、炒鍋、奶鍋等。首次使用不粘鍋前,要把標貼撕去,用清水沖洗並擦干,塗上一層薄薄的食用植物油作為保養,再清洗後方可使用。烹調時應用耐熱木制的鍋鏟,避免尖銳的鏟具或金屬器具損害不粘鍋的表面。不粘廚具傳熱均勻,使用時只須用中至小火,便可烹調出美味食物。采用大火時,鍋內必須有食物或水。如果干燒或油溫達到300℃左右,不粘鍋塗層就可能受到破壞,有害成分會釋放。其安全使用溫度應不超過250℃,而煎炸的溫度一般都比較高,所以不宜用它煎炸食物,同時也不宜用它烹饪酸性食物。使用後須待溫度稍降,再用清水洗滌,不能立即用冷水清洗。遇上頑固污跡,可以用熱水加上洗潔精,以海綿清洗,切勿用粗糙的砂布或金屬球大力洗擦。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