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采用的是兩位拉丁字母賠八位阿拉伯數字的編碼方法。 前兩位英文字母叫做冠字,後八位阿拉伯數字叫號碼。 26個英文字母去掉V,還有25個。A到J的十個一組,KLMNO五個一組,P到Z10個一組。這三組互相之間搭配,或者自己與自己搭配,形成九個大組。人民幣印制的批次就是按照大組順序。具體的第四套和第五套對大組的命名還不同,第四套AP開頭的是第一大組,PA開頭第二大組,PK開頭是第三大組,AK第四大組,KP第五大組,AA第六大組。每組如果印全了是100個冠字或50個冠字,但是一般不是所有的號都會發行。第五套人民幣是將AA開頭的100個稱作第一大組。 至於號碼,每個冠字從00000001開始,印制到100000000(注意是八個0)結束,一共是一億張。 一般來說,是不能從字母和數字的搭配判斷真假的,除非字母出現了V,或者數字位數不對。 而第一、二、三套人民幣采用的是三位羅馬字配七位阿拉伯數字或者兩位羅馬字配八位阿拉伯數字的編碼方法,就是俗稱的三字軌、二字軌,或者叫二羅、三羅。這種的分組方式我還沒有完全搞清,但是比較復雜,這裡就不再列舉。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