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飽,要少吃多餐,不吃過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嚴禁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因為這些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煙習慣的要在一年內慢慢把煙戒掉,不要一下子就馬上戒掉。原來吃降糖西藥的達半年以上者,不要驟然停服,因為這樣會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慢慢減量,直至停服。飲食方面要注意粗、細糧搭配著吃。建議吃些南瓜、燕麥片等。但要明確注意一點,不管這個東西有多好,有多麼適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過量。
水果含碳水化合物約為6-20%,西瓜含量低,香蕉含量高,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澱粉、果膠等。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重症糖尿病人不宜吃過多的水果。為了補充人體所需營養,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變化。如果吃了水果後尿糖增多,則應減少主食,以免出現血糖升高。為防止並發症動脈硬化、便秘,應飲食多樣化,滿足人體所需營養,以利健康長壽。瘦肉也可以吃,一星期二到三次,每次二兩多就行。稀飯容易升高血糖所以最好不吃。苦瓜、苦丁茶、絞股藍茶等對治療糖尿病有輔助作用,可經常吃。
① 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於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點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更應特別注意,應該不用或少用,防止動脈硬化性心髒病的發生。
ⅲ。不宜飲酒。因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營養素只供熱能,每克酒精產熱約7千卡(294焦),長期飲用對肝髒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數服磺脲類降糖藥的病人,飲酒後易出現心慌、氣短、面頰紅燥等反應。注意,使用胰島素的患者空腹飲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為了病人的安全還是不飲酒為佳。
② 適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緩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大豆及其制品:這類食品除富含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之外,在豆油中還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膽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粗雜糧:如莜麥面、荞麥面、熱麥片、玉米面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b和食用纖維。實驗證明,它們有延緩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饅頭、烙餅、面條,長期食用,既有利於降糖、降脂,又能減少饑餓感。
(6)糖尿病人應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並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澱粉。食後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導致血糖升高,對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於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膠,果膠有延緩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穩定時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時,要以含糖量低為選擇原則。同時,還要根據其含糖量,計算其熱能。換算成主食,減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總熱量不變。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認為在兩餐之間(血糖下降時)少量服用較為合適。有考營養成分表,根據病情酌情選用。
(7)糖尿病病人還應限制飲食中膽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時,易使血清膽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並發症,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飲食中要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一般主張膽固醇的限量為每日低於300毫克。故臨床應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動物內髒,如心、肝、腎、腦等,因這類食物都富含較高的膽固醇。多吃瘦肉和魚蝦等,此屬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2、每天都要有一定量的運動,餐後半小時後即可開始運動,但不宜過量,體育鍛煉不能從事劇烈的運動,標准以微汗即可。因此提倡以每天散步1——2小時為宜
3、糖尿病又稱富貴病,病人不易疲勞過度 ,必須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要有規律,建議晚九點睡,早七點起。
4、糖尿病容易發生並發症,尤其是心血管、眼、四肢的並發症,因此要選擇合適的鞋子,注意腳部的保暖,選用透氣吸汗的純羊毛和純棉襪子,盡量不要在室內外赤腳行走。每天要用溫和的肥皂洗腳,水溫不要超過體表溫度,腳浸泡在水中的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特別注意清洗腳趾間的皮膚,洗完後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干。洗澡時應以溫水為宜,切忌溫度太高 。注意防止四肢受傷。
5、自備測糖儀,每天定期測量血糖;堅持每天服用或注射降糖藥物。餐前15—20分鐘時使用,或者測量血糖值超標准時使用;據統計,糖尿病人血糖值在每天上午11點左右達到最高,因此控制和降低這一時段的血糖對糖尿病人來說尤為重要。
6、到正規的醫院找醫生診斷和開藥,切忌輕信廣告或江湖騙子的宣傳而亂買藥吃;按醫囑或者說明書使用降糖藥物,不能隨意減小劑量,也要切忌超量使用從而導致低血糖發生。
7、口袋裡經常備有些糖果、餅干,如果外出時或者使用降糖藥物後出現頭暈目眩等低血糖症狀,須立即吃些食物或者糖餅,或喝一杯糖水。糖餅、糖水只能在低血糖時吃,平時不能吃。
8、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長期的治療,因此患者要正確認識,拋棄思想包袱,保持身心愉快。
血脂代謝紊亂和動脈粥樣硬化是糖尿病的常見並發症,為防治這些並發症,必須合理選擇和使用脂肪。首先是每天膳食中脂肪的需要量問題,飲食中脂肪所提供能量應占總能量的25%~30%。在脂肪的選擇問題上,原則是應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牛肉、羊肉、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應盡量少用或不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椰子油例外牍可適當選擇食用。另外像花生、核桃、松子仁、榛子等脂肪含量並不低,最好少食或不食用。為減少不必要脂肪的攝入,建議常用蒸、煮、炖、拌、鹵、氽等用油較少的烹調方法,而少用煎、炸等烹饪方法。
膽固醇與心血管病關系密切,一般主張每日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克,對於已經患有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來說,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00毫克以下。高膽固醇血症的糖尿病患者應當盡量少用或不用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
糖尿病人的蛋白質供給量與正常人近似,成年人每天供給量為1克/千克,目前主張蛋白質所提供能量占總能量的10%~20%,其中動物蛋白質占1/2~1/3。糖尿病患者需要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品和部分植物性食品,前者主要包括奶類、蛋類、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禽肉及魚、蝦等海產品;植物性蛋白質主要來源於富含大豆蛋白的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漿、豆腐腦和含谷類蛋白質的各種米、面等。
維生素和無機鹽是調解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並發感染或出現酮症酸中毒,所以要注意維生素及無機鹽的補充。補充b族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2可改善神經症狀。粗糧、干豆類、脂肪類、蛋類、蔬菜類含b族維生素較多(老人血糖高應注意什麼 http://geite.cn)。維生素e可防止微血管病變。
膳食纖維是存在於食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一類復合碳水化合物,有防治便秘、結腸癌的作用,還能降低血漿膽固醇。由於膳食纖維能延緩糖的吸收速度,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因此主張在糖尿病飲食中應增加食物纖維量。建議糖尿病患者多用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粗糧、雜糧等。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最好保證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入量為25~30克。
忌甜食,炸食品及瓜子、花生,動物內髒
1.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種糖果、甜食。
2.減少脂肪的攝入,除限制動物脂肪外,每日烹調油在20克以下。
3.避免油膩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
4.避免含膽固醇高的食品,如動物內髒。
5.選擇高纖維食物,如粗糧、含纖維高的蔬菜。
6.定時定量進餐,可以少量多餐。
7.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可以基本和正常人一樣,1.2克/公斤體重,但不要過多。
8.鼓勵多飲水。 在血糖控制好的情況下,可以在兩餐中間吃少量水果,並且減少相應主食攝入量。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