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清朝的時候,天津附近武清縣楊村住著一個少年人,名喚高貴有,他從小性格倔犟,出了名的牛脾氣,如果逆了他的性子,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任何人也不理。這一天,高貴有的牛脾氣又發作了,父親嚇他不睬,母親勸他不理,就是擰著脖子,一聲不吭,母親歎了口氣,說道:“你這種牛脾氣呀,真是個‘狗不理’啊!”意思是說他脾氣壞得連狗也不願搭理。“狗不理”的綽號,就這樣傳開了。
轉眼間,高貴有長到14歲,脾氣依然十分暴躁倔犟。父親害怕他在村子裡惹是生非,就托人把他帶到了天津,去學點手藝,去找點事做。恰好坐落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需要小伙計,高貴有就被介紹了進去。
劉家蒸吃鋪主要經營蒸食和肉包,供應那些在運河上討生活的船工、纖夫以及小商小販,活計十分繁重,高貴有雖然脾氣壞,但從小吃慣了苦,所以干活很勤快,店裡的師傅們都很喜歡他。高貴有人又十分聰明,什麼東西一學就像,一學就會,因而店裡就專門讓他學做包子,由於高貴有勤奮好學,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有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三年滿師後,高貴有已經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就獨立出來,自己開辦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由於高貴有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所以做出來的包子特別好吃,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由於人們喊慣了他的綽號“狗不理”,順帶也就把他做的包子稱為“狗不理”包子。沒想到這個特別的名稱竟使得他的生意更加紅火了。
高貴有生意越做越好,就越來越感到“狗不理”的綽號難聽,就給自己的店鋪取了個雅致的牌號,喚作“德聚號”,這個牌號雖然好聽,但人們還是“狗不理”不離口。
有一天,幾位外埠客商專程來品嘗“狗不理”包子,一進門就問:“老板,這兒是‘狗不理’嗎?”高貴有一聽,立刻惱火起來,犟著脖子,粗著嗓子說道:“咱這兒有招牌,是德聚號,你們長沒長眼睛?‘狗不理’在那邊,要去趁早。”客商們一看,果然不是“狗不理”,轉身出門去找了一圈,又轉回來了,對高貴有說道:“你就是‘狗不理’呀!怎麼開這種玩笑呢!”高貴有一看,這個綽號是怎麼也摔不掉了,現在連外埠人也知道了,沒有辦法,只好任人家去叫。
就這樣,“狗不理”的名號越傳越廣,“狗不理”包子也越來越被人們喜歡,成了中國著名的傳統風味點心。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