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口腔潰瘍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潰瘍成周期性反復發生,醫學上稱"復發性口腔潰瘍"。可一年發病數次,也可以一個月發病幾次,甚至新舊病變交替出現。 民間一般稱之為上火,但是西醫的觀點是95%的口腔潰瘍都是由於病毒引起來的,不可小視。口腔潰瘍一般多發於春秋季節交換的時候,一般免疫力低下的人由於季節的變化,而體內的環境不能及時調整,發生免疫低下,病毒此時就會乘虛而入,造成潰瘍。潰瘍一般不用用藥,一至兩周自愈。也可以服用一點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2配合服用,兩到三天痊愈,注意多飲水,多休息。尤其體質弱的人更要注意休息。 大多數醫生認為,口腔潰瘍與以下因素有關: 1、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 如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情況。 2、內分泌變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經期發生,可能與體內雌激素量下降有關。有些女性每逢經期或行經前後就會出現口腔潰瘍,用藥治療只能暫時緩解,下月行經時依然如故地出現,疼痛難忍,與此同時,還常伴有口干、心煩、易怒和大便干結等令人煩惱的症狀。臨床研究發現,月經期出現口腔潰瘍主要是由於體內黃體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3、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發病,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4、遺傳因素 如父母雙方均患有復發性口腔潰瘍時,其子女約有80— 90%患病,若雙親之一患此病時,其子女約有50—60%患病。 5、其他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葉酸、維生素B12、營養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