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氨酶是肝功能檢查的重要指標,是肝功能是否正常的陰晴表,那麼檢查轉氨酶有哪些重要意義呢?
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當肝細胞發生炎症、壞死、中毒等,造成肝細胞受損時,轉氨酶便會釋放到血液裡,使血清轉氨酶升高。
轉氨酶水平在0-40之間是正常的。如果超出正常范圍,在排除由於實驗室設備故障和操作錯誤等因素造成誤差的可能後,如果轉氨酶水平還高,多半是由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所致。但要確定是不是病毒性肝炎,還需要做其他乙肝檢查,結合病史、症狀、體征等全面分析。
通常,體檢中主要檢查的轉氨酶有丙氨酸轉氨酶(ALT,俗稱谷丙轉氨酶)和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俗稱谷草轉氨酶),其中尤以前者(ALT)最為常用。
1%的肝髒細胞損害,可以使血中ALT的濃度增加1倍。因此,ALT水平可以比較敏感地監測到肝髒是否受到損害。
對於健康人來說,轉氨酶水平在正常范圍內升高或降低,並不意味著肝髒出了問題,因為轉氨酶非常敏感,健康人在一天之內的不同時間檢查,轉氨酶水平都有可能產生波動。
因此轉氨酶高不一定都是肝炎。ALT的升高只表示肝髒可能受到了損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轉氨酶增高。患者一定要到專業的肝病醫院查明病因對症治療。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