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林太祖門之源流 《太祖秘譜》載:“打遍天下第一家,太祖功夫最可誇。大宋皇帝趙匡胤,少林寺裡傳秘法。”“十八絕技第一先,古剎練到金銮殿。若問此拳名和姓,少林定宋太祖拳。”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在未成大業之前,曾經出家到少林寺裡做俗家弟子,學習正宗少林拳棒,歷經多年苦練,獨有心得,遂以少林為根,自開一門,即太祖門。 後來趙氏離寺,挾技闖蕩江湖,因其武功高強,被官府征招留軍,戰績卓著,後升至大將。公元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作為馬上皇帝,成為宋朝第一代開國帝王。趙登基後,招集天下英雄好漢,憑武術考試,選拔其中優秀拳種十八家,分門分派,定勢下傳,以太祖門居首,而後即流傳開來。 太祖門的近代傳人中,以張世德最為著名。張世德,太祖門三十四代掌門人,原籍河南開封,後因戰亂,輾轉定居在河南虞城利民鎮。生於1893年,35歲時,獲中央國術館第一屆國術國考優等獎。同時獲優等獎的共37名,其中有著名武術家馬英圖、郭長生、佟忠義、楊松山、劉丕顯、韓化臣、胡鳳山等(證明資料可查閱1928年《申報》與《大公報》,或1934年10月2日出版的《中央國術館第二屆國術國考專刊》第13頁中所附第一屆國術國考考試人員錄)。 張世德傳子張鐵林。張鐵林生於1918年,卒於2001年,享年83歲,是太祖門第35代掌門人,得其父真傳,以大力金剛手著稱。張鐵林授徒范玉修、高翔等人。 二、丹田混元氣功 “混元氣裡有神奇,萬兩黃金買不去。練功先練丹田功,太祖功夫它第一”。丹田混元氣功,是太祖門第一功,所有功夫皆以此為基礎,此功不成,余也難成。其以靜為主,以動為輔,以求丹田內氣,兼得腰力內勁。 “先天元氣生丹田,師傳秘法來修煉。調動先天真元氣,再加後天成混元”。元氣是人生來就有的,故稱“先天元氣”。它來源於父母,由先天之精生化而來,是人體生命的原始動力。元氣和人呼吸之氣(後天氣)關系甚密。 “太祖氣功有秘傳,練門選在下丹田。太祖丹田是一片,不是穴位不是點。上至臍位下至陰,丹田位在兩中間”。太祖氣功首從丹田練起,因為丹田是“先天之本”、“元氣之根”,此處有命門穴、氣海穴、會陰穴等人體大穴,有任脈、督脈、沖脈、帶脈等經脈聚匯,有腎、腎上腺、生殖系統、肝、腸、膀胱等重要器官,有大量的植物神經和神經節,能生氣、存氣,故把丹田作為氣功練門。 “練成後天氣混元,丹田好似火藥彈。不怕生來力量小,瘦子也能倒嵩山”。混元氣是指在人體元氣的基礎上,通過練功獲得的一種內氣,首先產生於丹田,故稱“丹田混元氣”,丹田混元氣,隨意念受人精神影響,可以運行於體內,是一種集中的內在動能,具有強大的能量,一旦練成,運到手節,通過手節,可以產生驚人勁力。 1.站丹田(朝佛勢)。此勢是丹田混元氣行功練最常用的姿勢。 正身直立,面向前方,兩腿並齊伸直,腳尖自然外分。雙臂彎曲,雙手合十,掌心相對,掌指向上,高與鼻齊。兩眼睜開,向前平視。雙唇閉住,牙齒相合,舌抵上腭,全身肌肉放松,然後排除雜念,專心練氣(圖1)。 練氣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氣時,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氣,緩緩進入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呼氣時,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長、勻細。 此呼吸法,叫“順呼吸”。吸氣時,腹部自然鼓起;呼氣時,腹部自然回收。丹田混元氣所有行功,皆用此法。 “練氣行功三要領,講給門人仔細聽。一要肌肉來放松,周身緊張氣難通。二要思想來入靜,精神混亂氣亂行。三要呼吸深而勻,出入匆忙氣不停。三要缺一也不可,百練混元氣自成”。 練功不幾日,丹田之處會產生一種溫熱感,似有微動,似有物生,此乃丹田混元氣初萌之狀。但不可執著,不可強求,似有似無,隨其自然。如此秘法,正確習之,一般百日後,丹田混元氣萌生、凝聚漸漸充盈。久而久之,鼻只一吸,心念一到丹田,混元氣即至,此功大成。 2.蹲丹田(馬步勢)。雙腿成馬步樁,膝節彎曲,頭正脊直,睜眼平視。雙掌合十,掌指向上,高與鼻齊。全身放松,不可蠻拙緊張。排除雜念,聚精會神,意守丹田。閉唇合齒,舌抵上腭。用鼻呼吸練氣(圖2)。 練氣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氣時,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氣,緩緩進入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呼氣時,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長、勻細。 此勢是“站丹田”之進勢,功量加大了。但要循序漸進,初習時,膝節稍屈即可,功深後再加大幅度。 3.坐丹田(端坐勢)。上身正直,雙目平視,端坐椅上,全身放松。雙掌合十,掌指向上,高與鼻齊。思想集中,排除雜念,意守丹田。閉口合齒,舌抵上腭。用鼻呼吸練氣。 練氣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氣時,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氣,緩緩進入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呼氣時,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象。呼吸用鼻,深長、勻細。 4.臥丹田(仰臥勢)。仰臥床上,身體正直,全身放松。雙眼閉上,也可睜開。雙掌合十,也可放於其它處。精神集中,排除雜念,意守丹田,閉口合齒,舌抵上腭。用鼻呼吸練氣。 練氣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氣時,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氣,緩緩進入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呼氣時,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長、勻細。 此勢也是站丹田之輔勢,睡前或睡後,加習片刻,有助長功,也可專練。 5.貫丹田(順氣勢)。正身直立,兩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掌指向上,高與鼻齊。閉口合齒,舌抵上腭。雙目平視,即“站丹田(朝佛勢)”。全身放松,心意入靜,然後練氣。 由鼻吸氣一口,同時雙掌向下推按,動作要慢,按至丹田處即停,兩臂適當彎屈,掌心向下,掌指相對。吸氣要深長勻細,意念守住丹田,感覺氣隨手按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圖3)。 然後呼氣,意念仍存丹田,雙掌收歸原位。如此反復練習。手動意隨,意到氣到,丹田貫注,自有其妙。 此法與下勢“扭丹田”、“壓丹田”、“開丹田”、“揉丹田”、“走丹田”同屬動練氣,上述“站丹田”、“坐丹田”、“蹲丹田”、“臥丹田”屬靜練氣。而動練氣是在靜練氣的基礎上加些動作,以強化意念,提高氣感,還能通關蕩滯,強筋壯肌,增功助力。如此內外結合,相得益彰。 “丹田開功靜練氣,再用動法加把力。動作千萬別慌張,緩慢柔和不著急”。外動而內靜,動作與呼吸、意念要協調一致,動作營自然,起得穩,練得穩,收得穩。 6.扭丹田(側扭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兩腿伸直並齊,雙掌合十,高與鼻齊。意念守住丹田,思想集中,全身放松,即“站丹田(朝佛勢)”。眼向前平視。閉住嘴唇,牙關相合,舌抵上腭,用鼻吸氣。 當氣吸滿後,身體即開始動作,側扭腰節,帶動肩背,但臉方向不變,眼依然平視前方,手形、樁形亦不變。同時用鼻呼氣,意念仍存丹田。先向左復向右,或先向右復左,順序自便(圖4)。 呼完後,仍回歸原預備勢,再行扭動,收勢過程中,即行吸氣,回到原位時正好吸滿。如此反復練習,動作要緩,呼吸要慢,意念要淡。外動和意念及呼吸要協調自然,沉穩平和。 7.壓丹田(鞠躬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兩腿伸直並齊。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向前平視。閉住嘴唇,牙關相合,舌抵上腭,即“站丹田(朝佛勢)”。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念守住丹田,用鼻吸氣。 當氣吸滿後,身體即開始動作,向前探背,腹臀後送,下颏隨抬,但面部方向不變,眼依然向前平視,手形不變,樁形不變,同時用鼻呼氣,意念仍存丹田(圖5)。 呼完後,收歸腰節,回原靜勢。收勢過程中,即開始吸氣,回到預備勢時正好吸滿。接著反復練習,動作要緩慢柔和,不能猛烈急促。 8.開丹田(後仰勢)。 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兩腿伸直並齊。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向前平視。閉住嘴唇,牙關相合,舌抵上腭,即“朝佛勢”。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念守住丹田,以鼻吸氣。 當氣吸滿後,身體即開始動作,向後仰背,腹臀前送,但頭節向前勾屈,而不後仰,眼依然向前平視,手形不變,樁形不變,同時用鼻呼氣,意念仍存丹田(圖6)。 呼完後,收歸預備勢,再行練習。收勢時即行吸氣,回到原位時正好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9.揉丹田(掌蓋勢)。身正直立,兩腿並齊伸直,雙掌相壓,掌心蓋住丹田,掌指橫放,左掌壓右掌,或右掌壓左掌,可以自便。 然後劃圓揉動,先向左或先向右,互換揉動,各揉數十圈,多多益善。如此可以調動真元,生精益氣(圖7)。 練功時,全身放松,心念集中,呼吸均勻,意守丹田,內外結合,緩緩習之。不可太輕,也不可太重,輕重要適當,更不能亂揉一通。 10.走丹田(散步勢)。身正頭平,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念仍存丹田,呼吸細勻,而後緩緩行走。如平常走步,可直走,可走圓。 此功既是一種練功法,隨意練之,有助長功;又是一種收功法,在練本功後,用此法可以卸火通經,舒筋順氣,長用有大益處,不要輕視。 “丹田混元氣”是一種武功,旨在積聚內氣內能,為高層絕藝打下根基。同時又可用於治病保健,對於神經、腦、肺髒、腸胃、腎髒、性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強壯作用。 作為內功,一樣的練法,因體質、心智等不同,必然產生不同的內景、功效等,還可能因對功法不了解而出現偏差,所以學者一定要吃透功法方可使用,不能生吞活剝,貿然亂習。 三、大力金剛掌功 “太祖大力金剛手,趙門神功世罕有。鐵手一發奪人命,功成江湖任意走。運氣發氣正宗藝,苦練硬功稱魁首。拳似油錘掌如刀,不遇狂賊不出手”。(太祖門還有大力金剛捶功,與大力金剛掌功同稱大力金剛手) 大力金剛掌是太祖門的絕藝,屬陽剛之勁,重在傷人,數年純功即可開磚斷石(圖8,圖9)。 1.大力金剛掌運氣功。“混元內氣已大成,再練秘法運氣功。先吸後呼是要竅,先聚後走是要領。吸時心守丹田處,呼時意隨內氣功。運氣千萬不能快,快則氣散白練空。心領意引一路走,哪裡需要哪裡停。打通道路氣方順,百練功純自通靈”。 (1)推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腭。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雙手即開始動作,向前緩緩平行推出,手為五峰掌型,五指開張,掌指斜指向上,掌心向前,臂同肩平。同時用鼻呼氣,意想丹田內氣緩緩上提通臂,並漸漸貫注於雙手。至臂直時,正好呼完。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圖10)。 然後緩緩收歸原預備勢,收回時吸氣,回到原位,正好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2)撐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腭。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雙掌即開始動作,向左右緩緩撐出,五指張開,掌指向上,掌心向外,臂同肩平。同時用鼻呼氣,意想丹田內氣緩緩上提通臂,並漸漸貫注雙手,臂直呼完。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圖11)。 呼淨後,緩緩收返原預備勢,收回時吸氣,如此反復練習。 (3)托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腭,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雙掌即開始動作,緩緩向上平行托出,五指開張,掌指向後,掌心向上,臂寬同肩,同時用鼻呼氣,意想內氣漸漸貫注雙手,至臂直後完成呼氣。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圖12)。 然後緩緩收回預備勢,收時吸氣,回到原位正好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4)按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腭。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雙手即開始動作,緩緩向兩胯外下同時按出,掌指向前,掌心向下,五指開張,同時用鼻呼氣,意想內氣緩緩貫注雙手,至臂直後完成呼氣。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圖13)。 然後緩緩收回原勢,收時吸氣,到原位後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5)擔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腭。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身體與雙手即開始動作,腰向側扭,雙掌前後擔出,掌心向外,五指開張,掌指向上。若向右扭,則左掌在前,右掌在後。若向左扭,則反之。先左後右或先右後左,順序自便。臂高同肩,同時用鼻呼氣,意想內氣漸漸貫注雙手,至臂直後完成呼氣。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颏,含胸,探背(圖14)。 然後緩緩收回原勢,收時吸氣,到原位時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運氣貴乎緩!隨動而運,使意氣相合,要求加強心意體會。其呼吸用“順呼吸法”,吸氣時腹鼓,呼氣時腹收。氣到雙手,有熱脹之感,覺雙手氣聚生勁。運氣功成,雙臂經脈通靈,意之所動,內氣即動,意到雙手,氣即貫注。 雙手底功已備,則可發氣斷物。 2.大力金剛掌發氣功。“練罷運氣練發氣,發氣全在一氣疾。吸聚呼發三節動,以氣摧力大無比。意氣力合成一體,內勁一出人驚奇。再加外功鐵手硬,走遍天下無人敵”。 運氣有成,即練發氣,以獲得雙手勁力。 (1)拍發勢(太祖拍案)。發氣前先做好預備勢:兩腿前後分開,立成左馬樁。揚起右掌,揚掌時用鼻吸氣,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然後向下拍擊而出,掌心向下,掌指向前,五指並緊。兩腿變成左弓步。拍掌時要用全力,即以腰發勁,同時以鼻快速呼氣,氣流從鼻孔短促噴出,意在掌面,意感氣發到掌,力大無比。炯目,咬牙,擰腰,轉胯,掌緊(圖15)。 發完即收,回原預備勢,蓄氣再發。如此反復練習。 (2)推發勢(單掌推碑)。先做好預備勢:兩腿前後分開,立成左馬樁。右掌拉撤,撤掌時用鼻吸氣,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然後向前全力推擊而出,掌心向前,五指並齊,掌指向上。兩腿變成左弓步,同時以鼻快速呼氣,氣流短促噴出,意在掌根,意感氣發到掌,力大無比。炯目,咬牙,擰腰,轉胯,掌緊(圖16)。 發完即收,回原預備勢,蓄氣再發。如此反復練習。 (3)劈發勢(力劈華山)。先做好預備勢:兩腿前後分開,立成左馬樁,右掌揚起,揚掌時用鼻吸氣,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然後向下全力劈擊而出,掌心向左,五指並齊,掌指向前。兩腿變成左弓步,同時以鼻快速噴氣,意在掌稜,意感氣發到掌,力大無比。炯目,咬牙,擰腰,轉胯,掌緊(圖17)。 發完即收,回原預備式,蓄氣再發。如此反復練習。 (4)削發勢(寶刀削喉)。先做蓄氣勢:兩腿前後分開,立成左馬樁。右掌提撤,提掌時用鼻吸氣,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然後用全力向前削擊而出,掌心向下,掌形平臥。兩腿變成左弓步,同時以鼻快速噴氣,意在掌稜,意感氣發到掌,力大無比。炯目,咬牙,擰腰,轉胯,掌緊(圖18)。 發完即收,回原預備勢,蓄氣再發。如此反復練習。 以上為金剛掌發氣四大母勢,動作皆按右後勁勢為例。 發氣貴乎急!先蓄後發,配合手動,以氣催力,提高速度,加大沖量。氣在先行,力在後隨,氣到則力到。練習日久,即聚即發,隨意蓄發,氣勁合一,大有妙用。 3.大力金剛掌硬功。“內練丹田混元氣,外練雙手筋骨皮。砂袋木板磚石具,你不吃苦不成器。先輕後重要漸進,先軟後硬要循序。肉手成鐵真絕藝,打人如同打稀泥”。 硬功主修外剛,堅硬雙手,以氣功為根,再加用砂袋、木板、磚塊、石塊等硬物操練,使肉手似鐵,雙掌如刀。 (1)鐵砂袋:用細鐵砂或粗鐵砂,加布作一袋狀,大小適中,先練小後練大。 鐵砂袋練功有兩種置放法:一種臥放,放置於椅上、凳上或桌上;一種掛放法,掛在牆上或樹木上。 臥放操練力劈華山、太祖拍案。掛放操練單掌推碑、寶刀削喉。都按發力要領打。 (2)木板:用小木板或大木板,臥放或懸掛。 臥放操練力劈華山、太祖拍案。懸掛主要操練單掌推碑,輔練寶刀削喉,都按發氣要領打。 (3)磚塊:准備普通磚幾塊,臥放於地上或置放於桌凳上。 操練力劈華山、太祖拍案。按發氣要領打。 (4)石塊:自制大石塊,置於桌上。 主要操練單掌推碑,輔練寶刀削喉。按發氣要領打。 初習時,可在磚塊上或石塊上加覆書本、毛氈等軟物,由軟漸硬,可防受傷。高度要適當,動作要准確,不要急於求成。 練硬功要循序漸進,發力由慢到快,打擊由輕到重,功量由小到大。最忌急躁蠻暴,否則不但功夫無進,而且有害於身體。尤其打磚石時,稍有不慎,即致損傷,此時必須立即停止練功,調養後再練。重者須療治。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