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初春季節,“流腦”的發病率占全年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病人主要是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
腦膜炎雙球菌是通過病人或帶菌者咳嗽、打噴嚏時傳播到空氣裡的,健康人吸入以後被感染。如果病菌進入了血液,到達腦脊髓膜,就會在那裡引起發炎化膿。
流腦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為:高熱、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頸項強直、皮膚出現淤斑等。如果治療不及時,病人很快就會發生抽搐、昏迷,短期內就會死亡。嬰幼兒如果得了“流腦”,初期表現為不肯吃奶、哭鬧不安。繼而身體發挺,兩眼發直並向上翻,囟門飽滿,神情癡呆。
預防“流腦”主要有下面幾點:
1、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不要帶孩子到病人家去串門,盡量不帶孩子去公共場所游玩等。
2、在流行病高峰季節裡,如果發現孩子有發熱、咽喉腫痛,頭痛,皮膚出血點等症狀,應及時去醫院防治。
3、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感冒時病人抵抗力會降低,容易受到流腦病菌的襲擊。因此,要隨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在劇烈運動和從事勞動後,應及時把汗水擦干,穿好衣服。夜間睡覺時蓋好被子,對兒童更應留意這個問題。
4、在每頓進餐時,可吃上幾瓣兒生大蒜,這樣可以殺死口腔中的病菌;飯後鹽水漱口,也有利於預防“流腦”的發生。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