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現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狀。
究其機理,首先是夏天出汗多,容易造成體液代謝失調。水與電解質的平衡是機體內環境保持相對恆定的重要因素,若大量出汗,則會使體內水分、氯化鈉、水溶性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B1、C)喪失過多,引起水鹽代謝平衡紊亂,導致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失調。由於大量排汗和氯化物的損失,還會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減少,導致胃液酸度降低;因口渴而飲用大量水,會稀釋胃酸。這些改變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消化功能,引起食欲下降。此外,由於高溫,體內血液多集中於體表,易引起消化道缺血,並抑制唾液分泌,使澱粉酶活性降低,胃液分泌減少,造成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紊亂。
因此,應針對夏天食欲降低的特點采取相應措施,科學安排夏季飲食。
講究飲食衛生:
食品原料要新鮮,膳食最好現做現吃,盡量避免吃剩飯;生吃瓜果要洗燙或消毒;做涼拌菜時,調料中應加醋和蒜泥,既可調味,又可殺菌,且能增進食欲;飲食不可貪涼,以防病原體乘虛而入。
勿過食冷飲:
氣候炎熱時適當吃些冷飲,能起到一定的祛暑作用,但不可食之過多。冰淇淋多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的,營養雖尚可,但過食會使胃腸溫度下降,引起胃腸不規則收縮,誘發腹痛。飲料飲用過多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欲,甚至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注意補充鹽分和維生素:
由於出汗多,氯化鈉大量喪失,故應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注意補充鹽分,每天飲用一些鹽開水,以保持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相對穩定。至於維生素的補充,夏季應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1、B2和C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腎等等,亦可飲用一些果汁。
熱天宜清補:
在飲食滋補方面,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而應選食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諸如鴨肉、鵝肉、鲫魚、瘦豬肉、豆類、薏米仁、百合等,經合理烹調可做成多種美味佳肴,不僅能增進食欲、加強營養,還可消暑健身。此外,亦可做一些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等"解暑藥粥",它們都有一定的驅暑生津功效。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