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在貴陽市副傷寒的發病率比較高。與傷寒一樣,副傷寒是夏秋之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其臨床表現與傷寒基本一致,均以發熱為突出症狀,但副傷寒的症狀相對較輕,預後也相對較好。典型副傷寒的臨床表現有:高熱、相對緩脈、表情淡漠、肝脾腫大、玫瑰疹,白細胞數不高、嗜酸性粒細胞數減少等。除此而外,各系統一般無突出症狀。但臨床上,不典型的傷寒更為多見,發熱不高,一般37.5~39℃之間,起病時可有急性胃腸炎症狀,如腹痛、嘔吐、腹瀉等,2—3日後才出現發熱等臨床表現,胃腸炎症狀減輕。不經干預的副傷寒熱程一般2~3周。一般無腸出血、腸穿孔等嚴重並發症。病死率低。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的情況,需盡快到正規醫院診治。醫院將開展血清學的檢測、細菌培養等,可盡快作出明確診斷。
近幾年來接診的副傷寒病人,均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療程一般3~4天即愈,以中藥善後,療效不錯。
防治副傷寒,關鍵還在於預防。中醫早有認識:“上工之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而現代認識,無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提高人體免疫力三個方面。作為每個個體的人需要做的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與不潔食物、隔夜的食物,無證的食品等,飯前便後要洗干淨手,要學會洗手。另外,很重要的一點還是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才有良好的免疫力。中醫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是也。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養生之道,根據夏秋季節的特點,調適身心,順應自然。如:夏季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秋季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調攝精神,謹慎起居,飲食有節有潔,避暑防害,養收氣陰。如此則身體健康,病不可犯。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