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節食使身體進入一種失衡狀態
青春期女孩伴隨第二性征發育而來的是日益豐腴的體形。對此,她們容易產生恐懼不安,羞怯感,有使自己的體形保持或恢復到發育前“苗條”的願望。另外,以瘦為美的認識誤區被女人們認同,社會觀念左右著胖瘦美丑的標准,使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苗條。
她們過分關注體形、過度節食以致體重顯著降低。開始時多以減少熱量的攝入為特點,逐漸地,她們就完全避免食用含有高糖分或高蛋白的食物,並增加運動量,如跑步、游泳、跳舞、練健美操等。運動的習慣一旦形成,往往不會短期內消失,即使體重已經降低得很明顯,仍然認為自己的體形不滿意,繼續節食和加強鍛煉。
病人進食時往往躲開家人或同學、同事,絕大多數人初期並不真正厭食,而且食欲相當好,只不過是不敢吃或吃完之後強迫自己嘔吐或設法催吐。
患神經性厭食症的病人大多先到內科或婦產科就診,就診的原因往往不是由於消瘦,而是由於月經不調、下肢水腫、便秘、心動過緩、低血壓、腹痛等,有的則因過分節食、嘔吐而致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如低鉀血症、鹼中毒,有的則有食道損傷、牙釉質受損等。
青春期女孩和年輕婦女過度節食,還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如脫發,因為頭發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稱為角朊的蛋白質,鋅、鐵等也是毛發生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只吃蔬菜、水果與面粉等素食,會導致蛋白質與微量元素攝取不足,使頭發嚴重營養不良;易患膽結石,由於過度節食使供能減少,導致沉積於組織中的脂肪庫存消耗,使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激增,膽汁變得黏稠,析出結晶而沉澱下來;記憶力下降;初潮將會遲遲不來,即使已來初潮,也會發生紊亂甚至閉經。
進入生育期的女性更需要積累足量的脂肪,以便完成生兒育女的使命。
女性在懷孕前積累的脂肪量需要占體重的22%才可能受孕,達到28%以上才有足夠的能量儲備維持“十月懷胎”和產後三個月的喂奶。
神經性厭食症病人在嚴重營養不良狀態下死亡率可高達10%。因而必須緊急搶救治療。如果患者拒絕治療,應采用勸說及強迫方式使其住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這時的治療為糾正水電解質的平衡,補充血鉀、鈉、氯,並進行監測。血漿蛋白低下時,靜脈補充水解蛋白、鮮血漿等。貧血應補充鐵、葉酸和維生素等。
■節食不等於挨餓,適當控制飲食以營養收支平衡為前提
大多數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少男少女主要是心理上的,明明已是骨瘦如柴了,可他們還覺得自己胖得不能忍受。因此,針對這種病態的思維必須通過科學的、心理學的分析幫助解決。
許多人往往把這種疾病看成是少男少女們過分追求時髦、追求苗條的一種刻意節食的行為,認為只要說服他們改變錯誤的觀點就可以了。但實際上要改變這種對自己形體歪曲的看法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家長如果發現自己孩子過度節食,體重下降過多,應該及時帶孩子去正規醫院的心理咨詢門診就診,接受針對厭食症的正規心理治療。
由於神經性厭食症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家長的參與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變,孩子的行為才可能發生轉變。
最重要的是,要在少女中進行正確的、健康的“美學”教育,這對糾正頑固的節食習慣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要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使腦力勞動與適當的身體鍛煉相結合,防止因勞累過度、壓力過大而導致下丘腦功能紊亂。保持開闊的胸懷、樂觀的精神面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要鼓勵患兒主動進食,少量多餐,補充豐富的營養物質,逐漸恢復體重。對嚴重營養不良、貧血、進食困難、短時間內體重下降迅速、有自殺企圖者要勸其住院治療。
減肥的過程也是一個醫療行為,減肥主要是為了健康,如果過於簡單地理解了減肥的意義,容易混淆健康結實和肥胖之間的界限。
對於需要減肥的人來說,一是要管住嘴,進食不要走極端,要麼貪吃,要麼厭食;二是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能單靠節食或一味依賴藥物,生活習慣不正常,減肥也不可能奏效;三是減肥需要節食、多活動,但節食並不等於挨餓,而是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保持人體攝入與支出的科學平衡。另外,處於發育期的少男少女不要自行輕率地進行單純性的節食減肥。
據報道,上周,一名15歲的花季少女因患神經性厭食症導致髒器衰竭死去了。她減肥前體重是44公斤,當時她應該算是“標准體重”,完全沒有必要采用節食減肥而因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近幾年,精神科醫生經常會接待來就診的神經性厭食症的病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瘦得已經“皮包骨”的病人反而越來越多,而且,病人多為青春期的女孩和年輕女性,值得注意的是,神經性厭食症更容易發生在聰穎、用功、成績好的少女身上。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與身體的極度衰竭,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發育。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