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健康生活 >  >> 生活小竅門

遠離秋燥 吃吃就能做到

  燥(燥氣),中醫六種外因致病因素之一。燥氣易傷津液,臨床上表現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脅痛、便秘、皮膚干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於寒,一遍於熱,臨床上分為“涼燥”、“溫燥”二種類型。

  涼燥: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干燥的現象,如唇燥溢干、干咳連聲、胸悶氣逆、兩脅竄痛,皮膚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症狀。

  溫燥: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氣而發病,是秋燥之偏於熱者。臨床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干咳無痰,咳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悶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症狀。

  小編推薦:以下介紹中醫驗方治秋燥方法:

  1.潤燥清火:連翹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決明15克。

  適應症:燥氣化火,耳鳴目赤,牙龈咽喉腫痛。

  2.生津益胃:沙參10克、麥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適應症:舌燥唇干、不思飲食,舌紅無苔,熱病後胃津未復。

  3.潤腸通便: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銀花15克、玄參10克。

  適應症:大腸受熱、大便干結、口腔干燥。

  4.增液潤燥:玄參10克、麥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樸12克、枳實10克、甘草3克。

  適應症:熱病後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5.滋燥養榮:當歸15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白芍12克、秦艽12克、防風12克、甘草3克、黃芩10克

  適應症:血虛生燥,皮膚皺摺,筋急抓枯。

  6.清燥潤肺(清燥救肺):人參6克(另煎)、麥冬12克、桑葉15克、石膏30克、胡麻仁12克、阿膠10克(烊服)、杷葉15克、甘草3克、杏仁15克。

  適應症:溫燥傷肺,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煩口渴,苔白,舌紅少津。

  7.滋燥清腸:黃連6克、阿膠10克(烊服)、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銀花12克

  適應症:肺燥腸熱、下利灼肛、秋燥兼伏暑熱,已從火化。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