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由夏入冬的過渡季節,氣候多變,早晚溫差較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外邪乘虛而入,極易讓人生病。這裡所說的“外邪”就是人們習慣稱的“賊風”。
秋季比起夏季,總趨勢是日漸涼爽,故人們喜歡室外活動,每當大汗淋漓時,人們脫衣驅熱,甚至赤膊上陣。此時,全身汗腺孔開洩,外邪就會進入體內。秋天,白晝仍然很熱,有“秋老虎”之說,“秋老虎”雖系夏季炎熱氣溫的繼續,畢竟大勢已去,實際是個“紙老虎”,一到夜晚,就會涼風習習,有些人慣於開窗入睡,或露宿室外,更易受“賊風”侵襲。“賊風”吹在熟睡者的頭面部,翌日清晨易得偏頭痛,甚至發生口眼歪斜流涎;如沒蓋好被子,“賊風”吹在腹部,會引發腹瀉;夜間的“賊風”還會使肌肉處於緊張性收縮狀態,讓人不能充分休息,導致翌日全身酸痛,困乏無力。究其原因,是人在睡眠中各種器官活動減弱,免疫功能降低,細菌、病毒乘虛入侵,而致咽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病症。
人們常用“多事之秋”來形容秋日對人身的影響,這其中的很大因素不能不歸罪於“賊風”之害。因此,防范“賊風”侵襲在秋季保健中很重要:一是應根據天氣預報,注意適時增減衣服,入睡蓋被。二是不要過早地脫單換棉。民諺“春捂秋凍”就是由冬入夏和由夏入冬的保健經驗總結。秋季適當地凍一凍,既是抵抗“賊風”的有效措施,也是為寒冬作適應性的准備。但老人、嬰幼兒及患有呼吸系統慢性病的人,則不宜參與“秋凍”行列。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