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在我國古代稱之為“踏青”,此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晉書》記載,每年農歷三月初一到初三日,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去游賞春景。到了唐、宋時期,此風更為盛行,人們到郊外時或攜酒肴相聚而飲,或插花簪柳,或放紙鸢打秋千,或策馬野外,或探花名園。宋時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艷妝飾,金翠琛璃,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箫鼓,終日不絕。”明朝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道:“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橋,曰踏青。”
歷代文人墨客在踏青時寫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例如唐代杜甫《絕句》:“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宋代陸游《出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廓,水漲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數枝春動又青青”;清代邵關蘅詩曰:“二月春始半,踏春邀女伴。小桃虎丘紅,新柳山塘短”等。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有一年到郊外游春踏青,看到春光明媚,蝶飛鳥唱,桃紅柳綠,不由詩興大發,隨口吟出一首別致風趣的《春詞》:“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山蒼蒼,春水漾漾。春蔭蔭,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門庭春柳碧翠,階前春草芬芳,春魚游遍春水,春鳥啼遍春堂。又只見幾個農人笑開口:‘春短,春長,趁此春日遲遲,開上幾畝春荒,種上幾畝春苗,真乃大家春忙’。春日去觀春景,忙煞幾位春娘,頭插幾枝春花,身穿一套春裝,兜裡丟的春菜,籃裡挎的春桑,游春閒散春悶,懷春懶回閨房。郊外觀不盡陽春煙景,又見一個春女,上下巧樣春裝,滿面淡淡春色,渾身處處春香,春身斜倚著春閨,春眼盼著春郎,盼春不見春歸,思春反被春傷,春心結成春疾,春疾再把春心腹內藏。大家裝上一壺春酒,唱上幾句春曲,順口春聲春腔,二月仲春鹿鳴,忽的一聲春雷響亮。”全詞中共嵌入了六十八個“春”字,自然流暢、生動貼切地描繪了游春踏青時的旖旎風光,令人讀之心曠神怡,回味無窮,別有一番情趣。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受氣候的影響,南北各地踏青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在廣東、四川一帶,人們把農歷的二月二日定為踏春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清明前後,陝西一帶在農歷的三月三日,北京及東北地區則要到農歷的五月五日。現在春游活動在全國各地已成一種時尚,屆時大都組織出游,開展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給神州大地增添了幾分春色和歡樂。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