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牙痛是常見的急症之一,牙痛不僅僅是單純牙齒自身的問題,如齲齒(蟲牙)、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圍炎症及牙槽膿腫以及牙挫傷和智齒冠周炎等。近年來還發現,多種其它疾病也可以導致牙痛,如颌面部腫瘤、三叉神經痛,感冒發燒、胃病及腎病急性發作和一些流行性疾病也可導致牙痛。另外,勞累和精神因素也是牙痛的誘因之一。
牙痛的臨床表現
1、多有長期對冷熱酸甜刺激敏感症狀。
2、牙痛較劇烈,起病迅速,呈尖銳的、陣發性疼痛,疼痛放散到面部及頭部,不能入睡,為急性牙髓炎的表現。
3、牙鈍痛,相應部位牙根區紅腫或有膿包而致不能咬東西,牙有浮起感,為急性根尖周炎的表現。
4、後牙區疼痛、溢膿、反復發作,有時張不開嘴,面部腫脹,多為急性智齒冠周炎的表現。
5、多數牙廣泛疼痛,疼痛放射到面部、頭部,疼痛僅持續幾秒鐘或幾分鐘,面部不能觸摸,可能為三叉神經痛的表現。
6、多數牙廣泛疼痛,對冷熱酸甜敏感,牙龈出血、口臭,多為牙周炎的表現。
小方法教你暫時止住牙痛
牙神經痛:當齲齒病侵犯到牙髓時,由病菌感染所致。表現為自發性、陣發性劇痛,即在沒有任何刺激的情況下也可發生。且易在夜間發作,疼痛較白天劇烈,無法入眠,異常痛苦。其原因是臥床後,牙髓腔內的壓力增大,加之牙髓化膿時,會產生一定量的氣體,遇熱膨脹,即會產生劇痛。在應急止痛時,可采用冷敷法緩解疼痛。也可用棉球蘸取75%的酒精塗於牙痛處2-3分鐘,再用酒精棉球壓在痛處。或取鮮生姜1片含於痛處。
牙周炎:是牙痛的又一原因,表現為牙龈紅腫、脹痛,使牙齒松動、移位,甚而牙周出血和流膿,伴有口臭等症。近些年來,醫學研究發現,它與厭氧菌感染密切相關,可服甲硝唑(又稱滅滴靈),每次2片(每片200毫克),每日3次,但應忌酒。也可服用復方新諾明,每次2片(每片500毫克),一日2次,首次加倍,但過敏者忌用。
對於齲齒合並感染,牙周炎、牙龈炎、牙髓炎等症引起的牙痛,可取六神丸6粒加少許黃酒研細,置於齲齒洞內,或將其研細置於牙龈上與唾液混合,可使疼痛迅速緩解至消失。
齲齒病:俗稱蛀牙。當病變嚴重時,就會感到牙痛,尤其在吃較硬食物或遇甜酸、冷熱時,疼痛加劇。中老年人若因牙龈萎縮和牙根暴露,也會有酸痛感。可用新鮮大蒜頭去皮、搗爛如泥,填塞於齲齒洞內;也可取雲南白藥適量,用溫開水調成糊狀,塗於牙周及齒龈部位;另可用風油精、十滴水搽於患處,或連續用較大量的防酸牙膏刷牙等,均會使疼痛迅速緩解,繼而消失。對於牙齒過敏而發生酸痛者,可用小蘇打2-3片研碎,溶解於1杯冷開水中,每日漱口多次。或用大蒜的黃酒浸泡液塗搽,均奏效。
注意:以上方法僅供參考。對於頑固性牙痛,在用上述方法無效時,可以含服止痛片來減輕疼痛。
最重要的是,即使止住了牙痛不意味著治療成功,病變仍在加深,想要根治牙痛必須針對病因。建議止痛後去正規醫院看牙科,找到牙痛真正的病因,接受正規口腔治療以根除牙痛。下面介紹部分牙痛的牙科處理方法:
1、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圍炎
由牙科醫生實行開髓引流,在局部齲洞內置入樟腦酚和丁香油棉球即可止痛。
2、急性牙周炎與牙周膿腫
在膿腫未形成時可清潔牙垢,服用牙周寧、抗菌素、外塗碘甘油等;若膿腫已形成,則應切開引流,同時用抗菌藥物控制感染。
3、對於殘根、殘冠以及不能再保留的病牙應盡早拔除,隔兩個月後再裝假牙。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