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適度的運動能增強體質,助消化,促進血液流通。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梅雨季節吃什麼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台灣、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都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梅雨季裡空氣濕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霉雨”。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天氣開始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梅雨季節要注意什麼
在梅雨季節應做到以下保健措施,做好梅雨季節養生:
避免外濕傷身
盡量少在潮濕的地方。如果條件允許,可使用抽濕機或在牆角放置干燥劑,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後及時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以祛除濕氣;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
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適度的運動能增強體質,助消化,促進血液流通。
合理飲食
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濕傷脾。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藥物,如藿香正氣水、保和丸等。
脾虛者
要盡量少吃西瓜、香瓜、梨、黃瓜等瓜果,因為這些水果可以駐濕,會導致體內濕熱加重,導致胃脘不舒,造成消化吸收障礙。
兒童飲食
兒童的自制力較差,過食冷飲或瓜果會造成脾胃陽氣受損和功能失調,從而引起大便不成形、厭食、困乏等脾濕症狀。所以,在梅雨季節,家長要注意調整兒童飲食,控制其瓜果和冷飲的攝入。
梅雨季節天氣潮濕,濕氣較重,會影響人的食欲和身心健康,大家不妨參考下小編總結的梅雨季節養生小知識,看看梅雨季節吃什麼,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多運動,才能在陰濕多雨的梅雨季節有著好身體和好心情。
梅雨季節吃什麼
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很大,讓人感到身體不適、像多汗、痰濕、疲乏、口腔潰瘍、溽熱煩悶、食欲不振等。天氣固然無法改變,我們卻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自己的身體,那麼梅雨季節吃什麼好呢?醫學專家建議,選擇吃一些清熱除濕的食物,這樣會使你的身體感到舒服一些,讓生活過得更輕松。
以下食物既能去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在梅雨季節裡,大家不妨多吃些:
高梁:
有健脾益腎、滲濕止痢的功效。適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症。
玉米:
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症。
薏米:
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於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痺痛、脾虛洩瀉、扁平疣等病症;
水芹:
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
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症。
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於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鲫魚:
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除上述食物外,下面給大家推薦三種最適合梅雨季節食用的薏仁粥:
1、薏仁100克,山藥50克,荞麥50克,共煮粥。適用於風濕痺痛、脾胃虛弱、食欲不振。
2、薏仁50克,百合100克,蓮心20克,小米20克,共煮粥。適用於身體煩熱、口腔潰瘍、濕疹、滋陰養腎。
3、薏仁50克,綠豆50克,荷葉20克,共煮粥。可清暑熱、利水濕。
梅雨季節去濕靓湯食譜
草龜去濕湯(3~5人份量)
有清熱去濕及解毒功能
食譜所需材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伏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把草龜、豬肉、土著人伏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小時即可。
黃瓜去濕湯(2~3人份量)
有清熱解毒之效,適應煩熱,咽喉痛,小便赤熱等症
食譜所需材料:老黃瓜800克(去核囊)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清水適量
做法:1、老黃瓜去核囊、切大塊,陳皮略浸泡、刮囊、洗淨,鴨腎洗淨、飛水、切片,粳米淘洗干淨。2、砂鍋加清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猛火煲開,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和中化濕湯(3~4人份量)
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食譜所需材料:木棉花20克,雞蛋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吵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清熱去濕湯(2~3人份量)
適合去骨火,去濕,清熱毒
食譜所需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間即可。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