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體溫降低
因長期暴露於任何溫度,人體散熱大於產熱時,可引起體溫過低。體溫過低最常見於寒冷季節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謝性或活動性產熱(發抖)不能維持核心體溫時,也可發生於夏天或溫暖季節。嚴重外傷後也可發生體溫過低。固定不動,穿濕衣服,寒風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發生體溫過低的危險性。
體溫過低可導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神經傳導,精神的敏銳性,神經肌肉反應時間和代謝率。幼兒時,將全身浸泡在接近結冰的水中所致的低溫過低,可保護低氧時的大腦。
核心體溫降低可導致冷漠嗜睡,手腳笨拙,精神錯亂,易激動,虛幻,呼吸減慢或停止,心跳減慢,不規則,最後停止。但只要病人當未溫暖,不應認為病人已死。直腸溫度《34℃有助於與因心髒病,糖尿病昏迷,胰島素過量,腦血管意外或濫用藥物所致的類似症狀相區別。普通的臨床體溫表不能測量體溫過低時很低的體溫,必須用特殊的低體溫測量儀,若只有標准的臨床體溫表,汞柱不能升至34℃以上表明有體溫過低。
現場處理
體溫過低的預防措施主要是防止體熱的大量散失,其次是提高肌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具體方法有以下一些。
1、注意著裝保暖 穿防寒服 防寒服隔熱值高、攜帶方便,既能防風,又能防水,是一種理想的防寒用具。
對於滯留在車站的旅客,夜晚的氣溫會更低。衣服要扎緊袖口、褲口,扣上領口,放下帽耳,戴好手套。 保持服裝的通氣性相當重要。衣服不可穿得過緊,這樣不僅不會使人感到暖和,反而會感到寒冷、難受。穿一件厚衣服不如多穿幾層薄衣服為好,這樣有更多的空氣層,保溫效果更好。要保持服裝的干燥。淋濕或汗濕的衣服要及時烘干,衣服上的冰雪要及時抖掉。
2、寒從腳下起 鞋的材料要選通氣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膠與塑料鞋,腳在出汗以後,易發生凍傷。硬而緊的鞋子妨礙腳部的血液循環,也易發生凍傷。當腳趾有麻木感時(凍傷預兆),可作踏步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3、搭建遮護棚 火車站是露天場地,不宜露宿,應及時與車站取得聯系,確定交通狀況,盡量選擇周邊的疏散點安置。保持身體干燥,防止過度勞累。如人數較多,最好使用“搭伴制”,彼此間仔細觀察以盡早察覺症狀。如人群中發現了此病,就不能排除其他人也可能已經患病。所以,要逐一檢查。
發現體溫過低要及時處理,防止身體熱量進一步散發,置身室內,避風;脫去潮濕的衣服(不能脫光),每次脫一件外套,換上干衣。不要將病人直接躺於地面,要采取保暖措施,如用身體或溫熱巖石暖和病人。病人清醒時,讓其飲用熱飲料,食用含糖食品。
4、經常活動按摩 要盡量減少皮膚暴露部位,對易於發生凍瘡的部位,有必要經常活動或按摩。避免接觸導熱快的物品。如金屬與赤手或雪與臀部的接觸,可使熱量加速喪失,引起局部凍傷。
體溫過低加重時,身體就難以再次自我加熱,因此須從體外加熱。如進行體外快速加熱會促使冰冷的血液流人體內,進一步加重病情。可將熱體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部,腋窩,後頸,腕部,裆部,這些部位血流接近體表,可以攜帶熱量進人體內。
5、及時補充能量 人體在寒冷環境中要維持體溫,就必然代謝增加,體力消耗增多,只有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取量才能滿足人體需要。因而高熱量的蛋白質、脂肪類的食物應該比平常增加。酒精和水不能產熱,寒冷時絕對不要飲酒,飲酒雖然暫時可以造成身體發熱的感覺,但實際上酒精使血管膨脹,增加了身體的散熱,導致體力衰弱。專家提醒:絕對不要飲酒來御寒。
在施行搶救過程中,面臨著三個不可忽視的情況。
第一,當被營救的人看救護車時,突然感到“我可活了!”“我勝利了!”結果,支撐他活下去和再拼搏的信念和意志產生的精神力量突然消失,導致腎上腺激素以及血壓驟降,心髒停跳,死神降臨。
第二,由於傷者處於凍傷麻痺狀態,體溫繼續在向深層下降,仍未脫離危險。如“大舜”號有些遇難者在剛救起時尚存一息,但被用毯子包好送到醫院搶救時已經瞳孔放大,永遠地睡過去了。所以,搶救生命十分脆弱的低溫症患者,既要快,更要措施得當,否則,將會錯過搶救機會或損傷肢體和表皮。
第三,“剛義定律 C ”:搶救低溫症人員,切忌其昏睡,要喚醒他,要不斷按摩和拍打其周身,持續時間應等於或大於寒冷中呆的時間。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