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熱鎮痛藥的兩大誤區:
一頭痛就用止痛藥
頭痛只是一種症狀,在頭痛的後面潛藏著許多疾病,如散光、近視、遠視、青光眼等症,用眼時間過長、副鼻窦炎、中耳炎等。各種急性傳染病,各種中毒、高血壓、神經衰弱、中風、腦血管痙攣、腦膜炎、腦腫瘤等也會引起頭痛。
由上可見,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所以當頭痛發作時。除非十分明確認識到自己是感冒頭痛,可以自購非處方藥的解熱鎮痛藥,一般的不宜長期自購止痛藥隨便服用,應在醫生指導下,在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服些解熱止痛藥以緩解疼痛。
一發燒就用解熱藥
發熱使用退熱藥,使體溫降低或恢復至正常水平,可謂人所共知,但有些人並不理解,發熱從另一角度講,並非壞事。發熱,不僅告訴患者已經有病在身了,同時,不同的熱型是某些疾病的特征,可以幫助醫生做出正確診斷。
發熱是機體的一種防御反應,發熱時機體的吞噬細胞功能加強,白細胞增加,抗體生成增多,這些都有利於殺滅細菌與病毒,所以,感冒發燒,如非高熱,一般不主張用退熱藥。因此,不應一有發燒就盲目使用解熱藥。只有當體溫超過39℃以上,或因高熱發生昏迷、抽風等症狀,或病人發熱雖不甚高,但有頭痛、失眠、精神興奮等症狀,而妨礙病人休息或影響治療時,方可使用解熱藥。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