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燙傷是每個媽媽都不希望發生的,寶寶的皮膚薄嫩,相同溫度的熱液引起的燙傷要比成人嚴重得多,如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常可使創面加重或感染,甚至遺留瘢痕,如果在關節部位,還可能影響關節的功能等。
所以平時的預防工作一定要做好,但是萬一發生了燙傷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采用“沖、脫、泡、蓋、送”5大原則,燙傷後越早用冷水沖洗越好,且至少沖半小時。切記不可用醬油、牙膏等土方塗抹患處,輕度燙傷可塗上紫草油或燙傷藥膏。
1.沖:沖冷水可讓皮膚立即降溫以降低傷害,沖的時間要越早越好,此外,要避免用冰塊直接放在傷口上,以免造成組織受傷。
2.脫:充分泡濕後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開衣物。
3.泡:繼續浸泡在冷水中以減輕疼痛,如果是寶寶,不要浸泡太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而造成休克,當寶寶意識不清時,要立即送醫,不要再泡了。
4.蓋:用干淨或無菌紗布、布條或棉質衣物類(不含毛料)覆蓋在傷處,並加以固定。
5.送:送到有燒傷病房或燒傷中心的醫療院所治療。
特別提醒
1.輕燙傷沖涼水最好
首先家長應保持鎮定,燒燙傷後立即起水泡並明顯感覺疼痛,屬於淺度燒燙傷。對於小面積燒燙傷,可以馬上在水龍頭下沖洗傷處十分鐘到半個小時。早期的冷水處理對創面的愈合有很大的好處,第一能減輕疼痛;第二可以減輕水腫、余熱造成的深部組織損傷;第三可減少創面的毒性物質。有些家長喜歡在傷處塗抹萬花油、醬油、牙膏之類的東西,其實,油性的東西只是早期減輕疼痛(效果還不如自來水),不能減輕傷情,而且反而會污染、刺激創面,加深受傷程度。
2.頭面部燒燙傷可致命
“頭面部、口腔內燙傷,無論面積大小都要馬上送醫院!”,對於大面積的燒燙傷,可能造成休克和創面感染,處理不好都是致命的,應馬上送醫院。去醫院前,可用干淨毛巾、被單覆蓋燙傷部位,還可以給傷者喝些淡鹽水,減輕休克程度。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特殊部位例如頭面部和頸部的燒燙傷,受傷面積不一定很大,但面部組織本身比較疏松,血液供應豐富,燙傷時往往會引起面頸部腫脹得特別厲害,壓迫氣道,壓迫到一定程度時會使人窒息。因此,這些部位的燙傷無論大小都要馬上送醫院診治。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