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品質生活的基礎,居家妙招讓我們生活更加快樂
你的綠色生活
  1. 首頁
  2. 生活百科
  3. 居家裝飾
  4. 健康生活
  5. 風俗習慣
  6. 居家飲食
  7. 居家問答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百科網 >> 健康生活 >  >> 急救常識

中風後“黃金三小時”別錯過

為了遏制中風裹挾著死神向我們撲來,醫生、患者、家屬需要結成一張密密的防護網。專家看來,我國的這張網,“窟窿”不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則是急救。

中風的治療就是‘和時間賽跑”,有關專家就如此形容,而這就要求“中風急救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錯”

中風早期有五種表現

①面部或(和)肢體突然麻木、無力,尤其是一側肢體的麻木和無力;②單眼或雙眼突然看不清東西;③沒有原因的突然嚴重頭痛;④突然昏迷,不能講話或聽不懂其他人的話;⑤突然行走困難、頭暈、不能平衡。每一個人都應當知道這些,這樣才能救患者於危難之中。

2006年《世界卒中日宣言》的第一句話是:“卒中是可以預防的。”緊接著的第二句話卻是:“但全世界的卒中發病率在不斷攀升。”我們期望,有朝一日能改寫成:“卒中是可以預防的。發病率在不斷下降。”實現“卒中發病率不斷下降”,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因為,在沒有發明出使死去的腦細胞回生的藥物之前,預防是最好的藥物。

人們卻經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浪費寶貴的時間

現在有車的家庭越來越多,有了急事,還有什麼比自己開車來得更快捷?可是,家裡要是有人發生了中風,自己開車送患者,可就大錯特錯了。曾有這麼一個救治病例:患者發病後,家屬開車先將他送往一家大型的綜合性醫院,自以為這樣可以萬無一失。誰知一進大門就傻了眼,這家醫院並沒有設立專門急救腦血管病的科室。家屬只好開車去另外一家醫院,誰知該院也沒有設立救治腦血管病的科室……折騰半天,走了無數彎路,才將患者送往天壇醫院,大大地延誤了治療,導致患者病情惡化。

除了會送錯醫院,家屬往往不知道患者該采取何種姿勢最合適,在拖、拽的過程中往往會加重病情。所以,發病後的正確做法是打急救電話120,然後在原地等待。

據相關調查統計,中風患者使用救護車的比例在我國僅為23%。相對於救護車,家屬自行開車送患者上醫院,有三大不利:不知往哪家醫院送;萬一患者途中出現病情加重,家屬不會處理;在交通上沒有特權,路上耽誤時間。

研究顯示,假如中風患者能在發病後3小時內進行溶栓治療,則患者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3小時聽起來似乎時間很寬裕,但是,許多醫生都表示,患者很少能夠在中風3小時之內被送達醫院。導致這個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家不知道什麼是中風的表現。

像頭痛,就是多數人容易忽略像頭痛,就是多數人容易忽略的症狀。引起頭痛的原因有千百種,的確不易被人注意。約有1/3的人,在中風之前會有頭痛現象,尤其是突然的劇痛更要小心。

有很多中風患者即便感覺到自己肢體無力,但其直覺反應就是可能晚上睡覺時肢體受壓了,總是期望等一會兒會自行恢復,這一等就延誤了時機。實際上,睡覺壓迫肢體所引起的麻木,很少是同一側同時發生的。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