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蕨的特征-鐵線蕨的養殖方法
鐵線蕨的相關介紹
鐵線蕨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它有鐵絲草、鐵線草、水豬毛土等稱呼。其淡綠色薄質葉片搭配著烏黑光亮的葉柄,顯得格外優雅漂逸,故又被人稱之為“少女的發絲”。因其莖較為細長且顏色酷似鐵絲,故名鐵線蕨。由於其害怕干燥及強烈的光照,所以必須放置到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進行養護。此外,鐵線蕨也有很多的變種,如荷葉鐵線蕨、腎葉鐵線蕨等。鐵線蕨屬於世界種,各個地區均有野生。
鐵線蕨的形態特征
鐵線蕨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度為15-40厘米。它的根狀莖細長橫走,密被棕色披針形鱗片。它的葉是遠生或近生;柄長通常為5-20厘米,粗約1毫米,較為纖細,呈現栗黑色,表面有光澤,它的基部被與根狀莖上相同的鱗片,葉片呈卵狀三角形,長度在10-25厘米之間,寬8-16厘米,為尖頭狀,基部類似於楔形,中部以下的部分多為二回羽狀,中部以上的則多為一回奇數羽狀;羽片數目在3-5對之間,基本都是互生,斜向上的樣子,並且有柄(長可達1.5厘米),基部一對羽片較大,長4.5-9厘米,寬2.5-4厘米,長圓狀卵形,圓鈍頭,一回(少二回)奇數羽狀,側生末回小羽片2-4對,互生,斜向上,相距6-15毫米,大小幾乎相等或者只是基部一對略大,對稱或不對稱的斜扇形或近斜方形,長1.2-2厘米,寬1-1.5厘米,上緣為圓形,具又2-4片淺裂或深裂成條狀的裂片,不育裂片先端呈鈍圓形,具有闊三角形的小鋸齒或具有嚙蝕狀的小齒,能育裂片先端截形、直或者略微下陷,全緣或兩側具有嚙蝕狀的小齒,兩側則全緣,基部漸狹成偏斜的闊楔形,具有纖細栗黑色的短柄(長1-2毫米),頂上生有小羽片扇形,基部為狹楔形,往往大於其下方的側生小羽片,柄得長度可達1厘米;第二對羽片距離基部的一對在2.5-5厘米之間,向上的各對都與基部一對羽片同形而漸漸變校它的葉脈多回二歧分叉,直達邊緣。葉干後薄草質,顏色為草綠色或褐綠色,兩面均沒有絨毛;葉軸、各回羽軸和小羽柄都跟葉柄同樣的顏色,但往往略向左右曲折。孢子囊群每羽片數量為3-10枚,橫生於能育的末回小羽片的上緣;囊群蓋長形、長腎形成圓腎形,上緣平直,淡黃綠色,老時棕色,膜質,全緣,宿存。孢子周壁具粗顆粒狀紋飾,處理後常保存。
鐵線蕨的生長習性
在原野,鐵線蕨多生長於溪邊山谷的濕石上,喜歡溫暖、濕潤和半陰冷環境,不耐寒,忌陽光直射。喜歡疏松、肥沃和含石灰質的沙質壤土。
在盆栽時的培養用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和河砂等量混合而成。注意要每周施一次液肥,並經常保持盆土的濕潤和適當的空氣濕度。在氣候干燥的秋冬季節,可經常在植株周圍的地面灑水,以便提高空氣中的濕度。
鐵線蕨的養護要點
適合鐵線蕨生存的環境應該是陰暗潮濕的環境,這種植物受不得寒冷和干旱,比較喜歡生活在酸性土壤中,但是平時也可短時間放置於具有陽光散射的地方,這樣可以使它的生長更為良好。在土壤方面,主要以山地森林土和田園土各半混合配制的培養土為最佳搭配。在生長時節澆水要保證充足,平均每隔2周左右就需要施1次薄肥,以便促使它的生長。在夏季可以將其放在室外蔭棚下進行養護。當葉叢過密時,可用剪子將那些老葉子進行適當的修剪,否則的話,葉片就容易變黃,從而有礙觀賞。進入冬季以後,應該將其移入室內,並放於散射陽光處,室溫通常保持在10℃左右即可使之安全過冬。反之,夏季的氣候往往過於悶熱,居室通風也不是很好。這時應提高室內空氣濕度,注意加強通風。
水分:
鐵線蕨是十分喜歡濕度高的環境的,所以在春夏秋3季,應該每天澆水4~5次,冬季則可以減少至1~2次,但仍需要經常噴霧,以防止葉片過於干燥。
施肥:
施肥對於鐵線蕨是必需的,但把握“少量多施”的原則,用花寶等1000~2000倍稀釋液即可。
溫度:
鐵線蕨喜歡冷涼的氣候,生長溫度在為15℃~25℃之間,葉子的溫度不可以低於7℃,否則則有將頁面凍傷的可能。在冷氣房之內,如果使用盆栽培的話,則可以避免因水份的過度蒸散,從而使葉片枯萎。
日照:
雖然平時看來,室內的光線不算太暗,但是一般的室內光線對於鐵線蕨而言,還是稍顯暗了些,所以室內最好將其置於燈光明亮處,大約距離日光燈50-80cm亮度(約800lux)的位置,假如能夠放置於窗邊或陽台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就是最為理想的做法。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