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國家間戰亂連連國家尚且不能自保,人民自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存的第一條件是食物,糧食對於戰亂中的人民是極其珍貴的,連飯都吃不起何談國家政治。既然如此,又是什麼原因讓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
1、據《論語》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齊國,聽到舜的音樂“韶”,三月不知肉味。這裡並不是說,孔子失去了味覺和嗅覺,更不是他三個月不知道肉放在哪裡,找不到肉吃,以致不知道肉的味道。而是說孔子他聽到舜的這首音樂以後,他的思想就定在無邪這個境界,他在這個境界定了多久呢?三個月。整個身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韶樂所帶來的愉悅和回味所占據萦繞,他可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聯翩,也可能就是發呆,什麼想不起來,但身心是舒坦的、寧靜的、甜美的,感到極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所以當時的齊國人都非常敬佩孔子,有如此之高的音樂修養,後人常用“盡善盡美”和“三月不知肉味”來評論孔子向苌弘請教和癡迷於韶樂的這段佳話。
2、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個月內,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別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現亦用以形容清貧,謂三個月沒有吃過肉。
3、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孔丘,字仲尼,後世尊稱為孔子。春秋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關於孔子為什麼三月不知肉滋味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