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盛大的節日和街期,它的起源與觀音伏羅剎的傳說有密切聯系,所以又叫觀音市。每年夏歷三月十五日開始在大理古城西門外舉行,會期七至十天,那麼白族的風俗特色是什麼?
1、服飾。白族服飾清爽大方。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婦女服飾各有千秋,從服飾可看出年齡大小、成婚與否以及地區差異。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為尊貴。大理一帶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洱海東部白族男子則外套麂皮領褂,或皮質、綢緞領褂,腰系繡花兜肚,下穿藍色或黑色長褲。女子服飾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帶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短圍腰,下穿藍色寬褲,足蹬繡花鞋。
2、飲食。白族以稻米和小麥作主食,山區則以玉米、荞子為主食。喜食酸辣,洱海的鯉魚、弓魚、鲫魚是人們喜食的菜肴,“砂鍋魚”是大理著名佳肴。善於腌制火腿、臘肉、香腸、油雞、螺蛳醬等。
3、建築。白族的建築藝術獨具一格。高寒山區多居住單間或兩間相連的“垛木房”或“竹籬笆房”;壩區則多住土木結構的瓦房。位於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大理喜洲,是白族民居的精萃所在。一座端莊的白族民居主要由院牆、大門、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組成。
關於白族的風俗特色是什麼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