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樓,又稱筒子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西南部的龍巖市永定區,最古老的是馥馨樓,位於湖雷鎮下寨村。那麼永定土樓建築特點有哪些呢?
1、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御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2、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推向極致。客家是漢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戰亂和災害曾有五次較大規模的南遷歷史。一部分輾轉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3、永定客家土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建築風格都積澱了獨具特色的模式和文化內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築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異、高大雄偉的方圓土樓,以自然村落為單位,錯落有致、和諧協調地與藍天大地、青山綠水融為一體,組合成氣勢磅礴、壯麗非凡的土樓群體,形成讓人“消魂奪魄”的奇特景觀。
4、面對一座座有漫長歲月的土樓發出一聲聲驚歎之後,人們對於“客家人如何創造神奇的土樓?”“土樓又如何孕育繁衍一代代土樓人”等問題,表現出更為濃厚的興趣。是的,永定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傑出代表,它不僅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而且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緊緊相連。從西晉時期起,部分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洪荒先後五次逐漸南遷到閩粵贛交界山區,孕育了一支漢民族中充滿活力的民系——客家。永定則成了純客家縣。起先,他們沿用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築技術,利用當地竹、木、泥、石等原料,從建造簡便的木屋土屋發展到泥牆瓦頂的土樓。
5、為聚族而居,又逐步建成系統成熟的大型多層生土建築。清康熙、乾隆年間,永定廣種煙草,被稱為“煙魁”的條絲煙大發展,暢銷大江南北、南洋各地,大批煙商大發其財,又因重視教育,培養人才,仕官輩出,使永定的豪門富翁和部分民眾有了大興土木、建造規模宏偉的土樓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基礎,永定客家土樓建築出現了其他客家地區望塵莫及的鼎盛時期。這些高大土樓因取材方便,在技術和功能上臻於完善,在造型上有高度審美價值,而輻射周邊客家地區。永定土樓作為客家土樓中最優秀的作品有極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
以上就是對於永定土樓建築特點有哪些的相關內容。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