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劃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那麼屈原投江的故事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故事: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2、屈原熱愛祖國,一生為實現祖國的安定和強盛而斗爭,直至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後遂以“屈原沉江”、“沉江”、“投汨”比喻那些憂國憂民、為國家的危難而獻出生命的人。
3、屈原的愛國精神集中在表現在《離騷》等詩篇裡。他的詩篇編制宏大,內容豐富,語言優美,對中國詩歌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屈原的愛國精神和藝術創作,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巨大的精神遺產。從古至今,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世人都做粽並戴五色絲和練葉、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關於屈原投江的故事是什麼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