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塑料袋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經常用塑料袋裝食物等,很多人不知道塑料袋加熱後有毒嗎?小編告訴大家將食物放在塑料袋中直接加熱,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關於塑料袋加熱後有毒的問題,以及教大家如何鑒別有毒塑料袋。
塑料袋加熱後有毒嗎?
熱食品裝入塑料袋,易被增塑劑污染,塑料袋放入微波爐中加熱會產生有毒物。
為了檢驗這種做法的科學性和安全性,近日我們隨機從某食堂及街邊的餐館購買了10種常見菜肴制成品(烤鴨、蚝油牛肉、牛肉炒河粉、雞腿、豬大排、清炒蝦仁、蛋撻、叉燒、素炒青菜以及素炒西葫蘆),並將其用搪瓷碗“打包”回來進行測定,這些熟制食品在購買時均為新鮮出爐。
實驗前,我們將上述食品放入微波爐中加熱2分鐘,然後直接放入攤主所贈送的塑料袋中,30分鐘後每種樣品各取50克進行測定。結果發現,這些食物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增塑劑。從我們測定的結果可以看到:食品攤主所贈的塑料袋的化學成分均為聚氯乙烯。原來沒有接觸過塑料袋的10種食品,除蛋撻外均檢測出了增塑劑,且均超出國家“飲用水源水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的標准(8微克/千克)。增塑劑通過塑料袋直接進入食品中,而高溫、高油脂很可能是加速增塑劑溶出的幫凶。可見,百姓常常認為的方便之舉恰恰成了害己之舉。
增塑劑危害人體健康
增塑劑是用來使塑料成型的各類化學物質的總稱。其中有一類叫酞酸酯類化合物,被廣泛地用於聚氯乙烯的生產過程中。酞酸酯類化合物對動物和人類都有一定的毒性。比如,它可以增加男性體內雌激素的含量,從而影響男性精子的質量,主要表現為降低精液的密度、精子的活率以及活力水平。它與塑料分子的連接非常脆弱,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可以從塑料中轉移到所接觸的食品乃至大自然中,造成對環境、生物與食品的污染。尤其是當塑料袋接觸到包裝食品中所含的熱水或熱油脂時,增塑劑會大量溶出,且溶出的數量與塑料袋中的增塑劑含量成正比。
提倡用紙袋盛裝食物
1、切勿將現做的溫度高、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直接放入食品塑料袋中。現在,很多食品店或熟食店采用紙袋盛裝食物,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提倡的明智之舉。
2、切勿將裝有食品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微波爐中加熱。
如今,關於食品中增塑劑允許量的食品衛生安全性評價標准尚未制定,對於其管理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參照標准。因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杜絕增塑劑“毒從口入”,是大家保護自身食品安全的最好途徑。
教你鑒別有毒塑料袋
一是感官檢測法。無毒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手摸時有潤滑感;有毒塑料袋顏色混濁或呈黃色,手感發粘。
二是用水檢測法。把塑料袋置於水中並按入水底,無毒塑料袋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下沉。
三是火燒檢測法。無毒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藍色,燃燒時像蠟燭淚一樣滴落,有石蠟味;有毒塑料袋不易燃,離火即熄並有刺激性氣味。
四是抖動檢測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發出清脆聲音無毒,聲音悶澀者有毒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