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根作蔬菜食用;種子、鮮根、枯根、葉皆入藥,種子消食化痰,鮮根止渴、助消化,枯根利二便,葉治初痢,並預防痢疾,種子搾油工業用及食用。
1、鎮咳化痰
生蘿卜籽提取物具有較強的鎮咳、祛痰作用,炒蘿卜籽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通常吃法是將白蘿卜洗淨切絲加饴糖腌後食用,或者搾汁加蜂蜜食用。
2、消食化積
“家財萬貫,不如蘿卜就飯”,蘿卜在增強食欲、消食導滯方面有良好功效。這是因其所含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等成分,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食欲、幫助消化,使分解的營養物質被人體充分吸收和利用。
3、降壓調脂
蘿卜或其籽熬水可以擴張血管而降壓,還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即好膽固醇)的含量。鮮蘿卜搾汁長期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在治療血清膽固醇升高、防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冠心病方面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4、殺菌抗癌
蘿卜含有的糖化酶,除了能分解脂肪、澱粉外,也能分解致癌物亞硝胺,從而起到防癌作用。木質素可提高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異物和壞死細胞的功能,從而加強人體的免疫能力,起到抗癌作用。蘿卜籽中萊菔子素能抑制某些癌細胞和細菌的增殖,並能在體外與細菌外毒素混合發揮明顯的解毒作用。
5、通便利尿
蘿卜因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而具有一定的通便作用。炒蘿卜籽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縮,膀胱括約肌舒張,對動力性尿路梗塞和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機械性尿路梗塞有一定療效。將蘿卜絞汁後服用還可阻止膽石的沉積,對膽石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6、緩解頭痛
中醫認為白蘿卜汁味辛甘,性涼,含天然芥子油,滴入鼻腔通過鼻黏膜迅速吸收,能起到通竅活血的效果,對治療因鼻塞或鼻窦炎以及外感風寒等引起的偏頭痛,有一定效果。左側偏頭痛,就將蘿卜汁分數次滴入右側鼻孔中;右側偏頭痛則滴入左側鼻孔中。1日2次,連用4—5天即可見效。
7、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8、幫助消化
蘿卜中的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幫助消化;
9、幫助營養物質的吸收
蘿卜中的澱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
白蘿卜的營養比較豐富。據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6克、蛋白質0.6克、鈣49毫克、磷34毫克、鐵0.5毫克、無機鹽0.8克、維生素C30毫克。
白蘿卜含維生素C
白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白蘿卜含芥子油
白蘿卜中的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幫助消化。
白蘿卜含澱粉酶
白蘿卜中含有的INDOL及酶物質,能分解治癌物質“亞硝酸氨”更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其中的澱粉酶,能夠阻止澱粉過多、消除胃炎及胃潰瘍,其抗氧化性及抑制細胞老化的效果也非常明顯;能防止骨質疏松,另外還有很強的解毒功能,可用於治療食積不消、支氣管炎、醒酒利尿等。
中醫認為,蘿卜性涼,昧辛甘,無毒,入肺、胃經,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解毒,治食積脹滿、痰嗽失音、肺痨咯血、嘔吐反酸等。蘿卜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熱懈毒、利便。
蘿卜可增強肌體免疫力,並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防癌、抗癌有重要意義。蘿卜中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常吃蘿卜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等疾病。
蘿卜為寒涼蔬菜,陰盛偏寒體質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先兆流產、子宮脫垂等患者少食蘿卜。
蘿卜不宜與水果一起吃,日常飲食中,若將蘿卜與橘子同食,會誘發甲狀腺腫。
蘿卜主瀉、胡蘿卜為補,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若要一起吃時應加些醋來調和,以利於營養吸收。
生蘿卜與人參藥性相克,不可同食。以免藥效相反,起不到補益作用。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