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由於環境溫度過高,空氣濕度大,體內余熱難以散發,熱量越積越多,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牢記以下五字訣,發現中暑者時,可急時救治:
一、移
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二、敷
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三、促
將病人置於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四、浸
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沒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五、擦
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中暑與暑病的防治
中署是夏季常見的急性熱病,當外界氣溫超過35℃時,就有中署的可能。在高溫環境下勞動或工作,出現大量出汗,口渴,明顯疲乏,四肢無力,頭昏眼花,胸悶,惡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症狀時,為先兆中署,應急時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吞服一些解署藥,並給予清涼飲料,經過短時間休息後,即可恢復正常。若還有發熱,體溫高於38℃,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或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者,為輕度中署,這時應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給予清涼含鹽、含鉀飲料及解署藥,同時查刮痧或針刺合谷、人中、太沖、大椎、風池等穴位;伴有高熱者可給予物理降溫。若症狀不見好轉,反出現昏迷,痙攣,或皮膚干燥無汗,持續高熱者,為重度中署,應及時去醫院治療,以免危及生命。
為了預防中署的發生,夏日來臨時,應加強勞動、生活、工作場所的防署、降溫、通風工作,合理安排勞動和休息時間,避免勞動強度過大或時間過長,加強個人防護,外出時要戴寬邊草帽,穿白色或淺色衣服,帶解署藥如人丹,十滴水等,高溫作業人員應供給含鹽、含鉀清涼飲料,也可遠用中藥藿香,佩蘭,香薷,荷葉等煎湯代茶飲,以驅署解熱。
Copyright © 生活百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